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五国部

五国部

辽朝对部分女真人的称呼。因其下有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等五国(即五部),故名。来源于黑水靺鞨。约分布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附近的松花江下游至黑龙江下游两岸,东接大海。另说在伯力(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以下的黑龙江两岸;一说只在松花江下游附近;或说自三姓(今依兰)沿江而下至乌苏里江入黑龙江处为其分布区;今有人认为其活动范围南至牡丹江下游,北逾伯力及黑龙江更东北的地方,东到乌苏里江下游和绥芬河流域,西达黑龙江中上游之间和嫩江上游。辽圣宗时(982—1031年在位)归附辽朝,为辽镇东北境,属黄龙府都部署司。初,由其首领任“五国酋帅”,管理其民。重熙六年(1037),因越里吉部人向辽奏诉其酋帅浑敞(一作坤长)贪贿,辽改设节度使领之。向辽纳貂皮、马匹等土贡,无定期,各部也独立贡于辽。以渔猎为生,饲养马匹等家畜。金景祖乌古迺(1021—1074)时,已听命于生女真完颜部,但因对辽时叛时服,“阻绝鹰路”,常与完颜部发生战争。金初,阿骨打统一该部,按金国女真人制,编置猛安谋克组织,为金代女真的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 哈弼察克和硕特旗

    清外札萨克旗之一。一称新和硕特旗。位于科布多西南。和硕特台吉蒙衮等裔。嘉庆元年(1796)置,辖佐领1。详见“新和硕特部”(2379页)。

  • 安附国

    ?—680唐朝官员。原籍安息(今伊朗东北部与前苏联交界一带)。出身望族。贞观(627—649)初年,父朏汗率众5千余朝唐,被置于维州(今四川茂县),拜为刺史、定襄郡公。四年(630),随父赴长安朝见太

  • 翁指

    西汉时夜郎国勋戚。夜郎王※兴之岳父。夜郎(在今贵州境内)人。成帝河平年间(前28—前25),因其婿兴被牂柯太守陈立所杀,与兴之子邪务收余兵,胁迫周邻22邑举兵反汉,据险为垒,抗拒汉军。一度败都尉万年之

  • 伊罗勒

    见“夜落纥”②(1497页)。

  • 蒙古问题决议案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解决蒙古民族革命问题的决议案。决议案的基本精神是:使蒙古民族的革命斗争按照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发展。主要内容是:强调蒙古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必须与全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结合起来

  • 合鲁不只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合鲁不只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抹里。

  • 北面部族官

    见“部族官”(1905页)。

  • 江孜保卫战

    藏族人民抗击英侵略军的重要战役。英军攻陷乃宁寺后,于1904年5月3日进攻江孜宗山。宗山扼锁通往拉萨的大道,其得失关系全局,藏军严阵把守,坚决抵抗,袭击英军指挥荣赫鹏驻地,几乎全歼英军。6月13日,英

  • 贺什格巴图

    1849—1915清末蒙古族诗人。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沙尔里克苏木人。牧民拉卜杰子。19岁前在村塾学蒙文,通过自学,通晓汉文、藏文。20岁在巴拉珠尔公手下当书吏,因同情“独贵龙”运动,写诗赞美,受牵连

  • 虎延璋

    民国初年伊斯兰教经师。四川成都人。回族。幼承家学,攻读伊斯兰经典与汉文。后赴陕西、河南开封从师求学,结业后在河南许昌等地当开学阿訇。擅长“克俩目”(即认主学,或称教义学),承袭陕西高派学风。后受马广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