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多洗忠
西夏将领。党项羌族。夏崇宗时(1086—1139)统军仁多保忠弟。永安二年(1099)八月,宋边帅种谔遣熙河军入侵西夏,遂率军拒战,奋勇战死,夏军夺其尸体而回。子幼未授官职。贞观元年(1101)十一月,应其兄仁多保忠之请,崇宗诏以禀禄赐其家以抚恤之。
西夏将领。党项羌族。夏崇宗时(1086—1139)统军仁多保忠弟。永安二年(1099)八月,宋边帅种谔遣熙河军入侵西夏,遂率军拒战,奋勇战死,夏军夺其尸体而回。子幼未授官职。贞观元年(1101)十一月,应其兄仁多保忠之请,崇宗诏以禀禄赐其家以抚恤之。
战国时期蜀人首领。蜀国开明氏第九世王(一说为第五世王)。将国都由郫邑(在今四川郫县城北2里)迁至成都,去帝号,复称王。俗尚赤,始立宗庙,习礼乐,进一步推行中原文化。
1902年6月,英印政府借口“藏人违背”1890年条约,占据锡金领土,派遣英驻锡金行政官怀特率兵200入侵西藏,直抵干坝宗,进行武装挑衅,勒令干坝宗守备及40名藏军撤离该地。班禅遣使严斥英人侵疆的非法
官名。即“伊犁镇总兵”。清廷以绿营官兵屯戍伊犁时所设指挥官。其所辖之兵不同于关内诸“镇标”之兵,其特点不仅限于戍守、听差,且用于大兴屯田和建筑城署。乾隆二十五年(1760),伊犁办事大臣阿桂奏设。后陆
官名。明代于各省设都指挥使,为一省最高武官,上隶五军都督府,听调于兵部,下辖卫所。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羁縻卫,亦以此名义封授当地大豪酋,颁赐印信、诰命、冠带,秩正二品,准世袭。命其守土安民,惩伐抢掠反叛,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世宗※积庆宫。“潭马”可单独成词,“忒”疑为词尾。是宫下有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穆宗※延昌宫,应天
见“薄罗卫”(2544页)。
贵州古地考证。1篇。清莫与俦(1762—1841,字犹人,贵州独山人,布依族)撰。内容详考汉且兰县的建置沿革及今地(在布依族地区)。为研究贵州古地及布依族先民社会历史的参考资料。有《贞定先生遗集》卷1
522—591西魏、北周、隋官员。字世略。西平乐都(今青海乐都县)人。先世为河西鲜卑秃发氏,太武帝时归北魏,赐姓源氏。北魏太府少卿源纂之子。初仕魏为秘书郎,寻加征虏将军。其父被高氏诛于河阴后,脱身,匿
丁零之一部。西山即指今太行山,因在河北平原之西而得名。自十六国以来,此即为丁零聚居之地,有翟氏、鲜于氏、路氏等。北魏皇始二年(397),拓跋珪南攻后燕中山等地,慕容氏内讧,慕容宝弟慕容麟逃出中山,西入
见“阿真河卫”(12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