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林答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乌林答、乌陵,《高丽史》作乌临大。来源于部名。居孩懒水(亦作海罗依河,即今牡丹江支流海浪河,一说海罗依河为今黑龙江汤原县境之伏尔基河)、纳邻河(今吉林省境拉林河)等地。金朝建立后,很多迁出原居地,如有的迁到大名路(治今河北大名县)、东平府(治今山东东平县)等地区定居。世与宗室完颜氏通婚。是姓为金帝赐给他族有功人员的姓氏之一。后改汉姓曰蔡。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乌林答、乌陵,《高丽史》作乌临大。来源于部名。居孩懒水(亦作海罗依河,即今牡丹江支流海浪河,一说海罗依河为今黑龙江汤原县境之伏尔基河)、纳邻河(今吉林省境拉林河)等地。金朝建立后,很多迁出原居地,如有的迁到大名路(治今河北大名县)、东平府(治今山东东平县)等地区定居。世与宗室完颜氏通婚。是姓为金帝赐给他族有功人员的姓氏之一。后改汉姓曰蔡。
?—1759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号小和卓木。维吾尔族。喀什噶尔(今喀什)人。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玛罕木特次子。出生于伊犁。康熙三十九年(1700,一说1715),父为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所败,
西域古城名。见《新唐书·王方翼传》。玄奘《大唐西域记》作素叶水城,《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作素叶城。因城北有碎叶水(今楚河)得名。故址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西南8公里处之阿克-贝西姆。公元628
明朝授予乌思藏必力工瓦地方(今西藏墨竹工卡一带)政教首领的封号。必力工瓦僧即指止贡噶举派僧人。元代,止贡为万户府。洪武二十四年(1391),其地尚师辇卜阇搠思吉结卜遣使坚敦真等,以所获故元云南行省银印
即“高泮弼”(1915页)。
粟末靺鞨大氏在建立渤海国前曾保据之地。《旧唐书·渤海传》: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率众击败李楷固所统唐军后,“东保桂娄之故地,据东牟山,筑城居之”。《新唐书·渤海传》则谓据“挹娄之东牟山”,并言时在高丽灭亡
1856—1922近代回族教育家。安徽怀宁人。清画家郑珊之孙。少年中秀才。因厌八股,不屑应举。受戊戌变法影响,转习西学,主张改良教育以振兴国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自筹经费,创办安庆回族清真小学
?—524北魏末羌人起义首领。又作莫折大提。秦州人;世居渭州襄城。北魏明帝正光五年(524)三月,沃野人※破六韩拔陵起兵反魏,诸镇民纷起响应。六月,太提因不堪秦州刺史李彦“政刑残虐”,亦结薛珍等于六月
蒙古国将领。又作阿散纳。克烈部人。宋嘉泰三年(1203),从成吉思汗征克烈部王罕,失利,曾同饮班朱尼河水盟誓,受宠信。随从西征,破薛迷思坚(今撒马尔罕),不花剌(今布哈拉)等城。并从大将哲别进据宽田吉
1782—1836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三十二任堪布。藏族。出生于隆务地方之萨吉村。由夏日诺门罕受沙弥戒。乾隆五十五年(1790),被迎入隆务寺坐床。五十七年(1792),遵隆务诺门罕之嘱入隆务大寺经院学
蒙古部名。元太祖成吉思汗十六世孙格哷森札札赉尔始称所部为喀尔喀。至其玄孙本塔尔为喀尔喀中路台吉,隶土谢图汗部。清顺治十年(1653),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内讧,本塔尔与土谢图汗衮布不和,与其弟巴什希、札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