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卓玛措女王

卓玛措女王

清代索磨(即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之梭磨乡一带)女王。地在索磨河流域,属古嘉绒地。为古代藏族琼部(意为“鹏”)三十九族后裔。先世源于琼族的杂谷部。始祖名诺达工朗尔基,其子甲坚木灿继土司位,为梭磨河四土司之一。卓玛措女王王系,一说先祖为吐蕃一法王后代,东移至此。因诸子不和,遂将王权交女王掌管。经其与索南卓玛两代女王经营,势及白玉、卓谷、果洛等部。至清雍正时(1723—1735),曾奉命派兵随征西藏南部之廓尔喀,因功赐副长官司印。乾隆十五年(1750),改安抚司。二十六年(1761),随清军征金川,因功升宣慰司。宣统(1909——1911)后,因后继无人势衰。实权操纵于黑水土司手中。至解放前只辖梭磨五沟之地,仅有大头人主持。

猜你喜欢

  • 巴儿忽真隘

    古代蒙古地名。又译八剌忽怯谷、巴儿忽真脱窟水。其地有巴儿忽真河,故名。约当今贝加尔湖东巴尔古津河流域一带。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曾以此为基地攻取周邻诸部。蒙古诸部统一前,巴儿忽部世居其地,成吉思汗曾与蔑儿

  • 萧耶宁

    见“萧观音奴”(2001页)。

  • 伊斯哈克·瓦里

    (1508—约1599、1605) 托钵僧。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和卓之祖。和卓※玛哈图木·阿杂木第七子(一作第四子)。母为苏图克·布格拉汗后裔。原籍中亚撒马尔罕达合比德村人。幼时被迎往巴里黑(今阿富汗境

  • 三国史记

    朝鲜古籍名。“三国”指新罗、高句骊(丽)与百济。高丽金富轼著,成书于公元1145年,凡50卷,有朝鲜史学会铅字本和日本昭和六年古典刊行会翻印本。卷一至卷十二曰新罗本纪,历纪自新罗始祖赫居世至敬顺王凡五

  • 热合满

    参见“满罕木士”(2391页)。

  • 九姓鞑靼

    见“鞑靼”(2488页)。

  • 伍特公

    1886—1961近代新闻家、翻译家。字正钧。上海人。回族。幼入私塾。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考入南详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三十二年(1906)入《申报》馆,任英文译员。1911年辛亥革命时,

  • 额登喀喇

    清代对部分赫哲族的称呼。一作额登哈喇。因其男子不剃发,又有不剃发黑斤之称,俗呼短毛子。史记其所在不尽相同,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下游中段两岸附近。清咸丰八年(1858),根据不平等的《中俄瑷珲和约》,其地割

  • 幽陵都督府

    唐代在回纥地区建立的羁縻政权。※“六府七州”之一府。位于今克鲁伦河中游。以拔野古等部配合唐军灭薛延陀汗国,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置,以拔野古大俟利发屈利失为右武卫大将军、都督。隶燕然都护府。

  • 勒俄特衣

    彝语音译。意为“历史书籍”。四川凉山彝族史诗。又名《勒俄石博》、《布此特衣》,简称《勒俄》。有不同体例的译本和略本,详本谓《勒俄阿莫》(即母勒俄),略本谓《勒俄阿补》(即公勒俄)。为成书最早、流传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