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吉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阿吉河卫。正统(1436—1449)后设。清代宁古塔城(今黑龙江宁安县)东北50里有克音城。《满洲源流考改作克音河卫,并说清太宗天聪九年(1635)时,克音噶珊首领来朝。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阿吉河卫。正统(1436—1449)后设。清代宁古塔城(今黑龙江宁安县)东北50里有克音城。《满洲源流考改作克音河卫,并说清太宗天聪九年(1635)时,克音噶珊首领来朝。
古郡名。隋大业(605—618)初,改庸州置,治所在盐水县(今湖北长阳西)。义宁二年(618),改为施州(今湖北恩施县),土家、苗等族先民居此。
部族名。明代东北女真三大部之一。指居住在依兰以西至伊通河口为中心的松花江一带女真人的泛称。因该地在元代称海西,故称。明中叶以后,凡经海西向明朝贡的黑龙江各部女真及乌拉、哈达、辉发、叶赫等扈伦四部,均称
即“郅支单于”(1379页)。
见“莫那娄氏”(1826页)。
藏语音译。解放前藏族商号名。由西藏昌都芒康县邦达地方的世袭头人邦达养培开办。因该头人曾出钱买得西藏地方政府四品官位,曾任原西藏地方政府驻亚东商务总管,代表噶厦政府经办进出口贸易,享有免交进出口税、支派
见“长顺”(363页)。
书名。后金天聪六年(1632)正月至九年(1635)三月间诸臣的奏疏和策论汇集,凡97篇。1924年,罗振玉将清宫档案收入《史料丛刊》初编,遂定此名。反映满族兴起及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情
见“夷离堇”(760页)。
见“吐贺真”(767页)。
见“三娘子”(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