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左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南部。牧地东界土默特右翼旗,西界正蓝旗,南界边墙,北界喀喇沁右翼旗。元属大宁路,明初隶大宁都指挥使司,后为察哈尔所据。天聪年间,喀喇沁部长苏布地偕从叔色棱等降后金。九年(1635),编旗,授色棱札萨克,掌本旗。顺治五年(1648),封色棱为镇国公,世袭。札萨克驻牛心山,会盟于卓索图盟。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南部。牧地东界土默特右翼旗,西界正蓝旗,南界边墙,北界喀喇沁右翼旗。元属大宁路,明初隶大宁都指挥使司,后为察哈尔所据。天聪年间,喀喇沁部长苏布地偕从叔色棱等降后金。九年(1635),编旗,授色棱札萨克,掌本旗。顺治五年(1648),封色棱为镇国公,世袭。札萨克驻牛心山,会盟于卓索图盟。
地名。原名河口,藏语作呷曲卡。东邻康定,南毗盐源,西接理塘,北界瞻对。历为打箭炉明正、崇喜2土司属地。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军入藏驱准噶尔,于江之中枢设中渡汛驻防,改名中渡,归打箭炉、阜和协管辖
哈萨克汗国创建者之一。又译克烈汗、克拉伊汗。白帐汗国巴拉克汗之子。明景泰七年(1456),乘月即别(乌兹别克)阿不勒海尔汗败于瓦剌之机,与※贾尼别克汗率部分游牧部落,迁至楚河与塔拉斯河周围,建哈萨克汗
?—1863清宗室、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和硕成哲亲王永鼕孙,多罗贝勒绵懿子。嘉庆二十一年(1816),由应封宗室授头等侍卫。道光十三年(1833),置正白旗满洲副都统。次年,赴山东、河南查阅营伍,并查
见“达斡尔族”(735页)。
满语音译。意为半截句“家里的”,即“奴仆”。清代掌管皇家事务内务府所属人丁的总称。原从“包衣阿哈(家里的奴仆)”一称中分离出来。后金国建立前后,统称包衣阿哈。多来自被掠人口、“家生子”等等,被女真贵族
见“耶律阮”(1301页)。
藏语音译,意为“局、馆、办事处”。原西藏地方政府直属各类办公机构。原萨迦地方政权设官员13名,分管各项政务。自顺治十年(1653)五世达赖时起,历经七、八世达赖喇嘛,陆续增加员额,添置各类办公机构(勒
清代西藏门隅地区所置宗之一。相当于县。亦作江卡宗,绛喀溪。宗衙门驻降喀村,故名。藏语音译,意为“远舍”、“远处的房子”。19世纪中叶设置。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东南部、门隅中部的章玛河沿岸。1853年,清朝
古诸侯国名。又作“巴子国”。※巴人所建。领有今四川东南部,都城在今重庆市北。巴人之师曾随周武王伐纣,以功封子爵。春秋鲁庄公十八年(前676)、巴伐楚,克之。鲁文公十六年(前611)及鲁哀公十八年(前4
清代驻京以及蒙古地区佛教僧职名。清代蒙古寺庙较多地区或按所在行政区划或跨越行政区,置喇嘛印务处于某一大寺,设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处理所辖地区政教以及寺与寺之间事务。也是当地政教合一的掌权者。京师设掌印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