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哇贝孜
吐蕃著名大译师。全称嘎哇室利古德热格希达松哇。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人。与久若禄益坚赞、祥班德益西德并称“嘎、久、祥”、“三少译师”。译有佛经《圣言宝论》、《三相简述》及《外境所念除欲》等。所译佛经在《布顿佛教史》中有详载,如《毗卢遮那现证菩提根本续及后续等》、《因轮一滴论》,另有《普贤行愿王经注》、《十地王经释注解》等。是吐蕃第一部梵藏对照佛教《大辞汇》(即《翻译名义大集》)编者之一,此书今存。
吐蕃著名大译师。全称嘎哇室利古德热格希达松哇。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时人。与久若禄益坚赞、祥班德益西德并称“嘎、久、祥”、“三少译师”。译有佛经《圣言宝论》、《三相简述》及《外境所念除欲》等。所译佛经在《布顿佛教史》中有详载,如《毗卢遮那现证菩提根本续及后续等》、《因轮一滴论》,另有《普贤行愿王经注》、《十地王经释注解》等。是吐蕃第一部梵藏对照佛教《大辞汇》(即《翻译名义大集》)编者之一,此书今存。
见“伦都儿灰”(801页)。
东汉时鲜卑首领。※檀石槐之子。汉灵帝光和(178—184)中,父死,代立。才力不及其父,因贪淫并断法不平,部众多有叛离者。后出攻北地(治今宁夏吴忠县西南黄河东岸),被射死。
唐代党项羌部落名。依部族姓氏命名,属党项八部之一。今人考证其原居地在今甘肃甘南拉卜楞之细华。
即“布尔杂补”(469页)。
见“懿德皇后之诬”(2586页)。
西域精美丝织品的一种。又作丘兹锦。公元5世纪始产于龟兹(今新疆库车),故名。为当时丝织业高度发达的产物。
见“张骞”(1177页)。
?—376十六国时期鲜卑乞伏部首领。陇西鲜卑人。西秦建立者※乞伏国仁之父。先世居苑川(今甘肃榆中县东北)。约东晋咸和四年(329),父傉大寒卒,嗣为首领,率部迁于度坚山。咸安元年(371),为前秦苻坚
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即《中俄续增条约》。咸丰十年(1860) 11月14日,清钦差大臣奕訢与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签订。共15款。主要内容为:(1)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
1507—1544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八世活佛。藏族。生于西藏东部康区的当曲。被司徒仁波切迎至噶玛寺,与贡钦司甫哇相会。5岁被迎到康地类乌齐贵族洛隆巴府邸。明正德八年(1513),从杰曹珠古受近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