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业之死

杨业之死

辽宋关系中的一个显目事件。杨业,一名继业,宋麟州(今陕西神木北)人,累官云州观察使,判郑州,知代州。既勇且谋,屡建战功,人称“杨无敌”。能与士卒共甘苦,为政简易,深得军民爱戴。雍熙三年(辽圣宗统和四年,986年)正月,宋太宗赵光义为取幽燕,再度北伐契丹。兵分三路,令潘美与杨业率西路军出雁门(今山西代县北),初战连捷,二、三月中,速下寰(今山西马邑)、朔(今山西朔县)、应(今山西应县)、云(今山西大同)等州,进展顺利。五月,因东路军曹彬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县西南)溃败,战势逆转。辽圣宗遣大将耶律斜轸迎战西路军,并令名将耶律休哥领炮手相助。宋军在蔚州(今河北蔚县)受阻,形势危机。时杨业北据云、朔数州,奉诏以所部兵护送云、朔、寰、应四州民内迁,为减少伤亡,献避实就虚、声东击西、伺便歼敌之策,被监军王侁责讥为畏惧避敌、有异志,乃心怀以死报国立志,引兵自石埉路趋朔州,并安排诸将于陈家谷口设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应援。七月,与契丹劲旅自日中战至日暮,终因力单不支,退至陈家谷口,见无一伏兵接应,大恸,再率帐下兵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在狼牙村为契丹所擒,子延玉及岳州刺使王贵俱战死。杨业不降,疮发拒食,三日即死。宋驻守云、庆诸州者,闻业死,皆弃城遁。至是,北伐失败。宋将内部矛盾,为其兵败的重要原因。杨业屈死,追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后人怀念,演义出流传甚广的“杨家将故事”。其气节亦为契丹所敬,契丹与宋和盟后,特在南京(今北京)东北,宋使使辽必经的古北口外山坡上修筑一座杨令公祠,是祠历时千年,至今犹存。

猜你喜欢

  • 大理古代文化史稿

    书名。近人徐嘉瑞著。初版于1949年,原名《大理古代文化史》。1962年经作者修改,1978年由中华书局再版。内容有关云南大理地区的古代文化,上溯远古,下迄宋代,尤以南诏、大理国文化最详,书中引用了不

  • 纳噶拉则

    参见“浪卡子”(1943页)。

  • 赀虏

    即“赀”(1863页)。

  • 银顶寺

    见“海努克庙”(1941页)。

  • 真定

    见“真宝”(1818页)。

  • 得图木瓜

    傈僳语音译,意为“关于打仗开辟田土的歌”。傈僳族民间叙事长诗。记述400多年前滇西北一带的民族战争和傈僳族英雄木必扒领导傈僳族人民迁徙及开辟怒江地区的历史事实。全诗以高亢激越的基调,悲壮沉痛的感情,丰

  • 克鲁伦巴尔和屯盟

    清外蒙古喀尔喀四部诸盟之一。以车臣汗部二十三旗在克鲁伦河北巴尔和屯会盟得名。东接呼伦贝尔,西界察罕齐老图,南抵大漠,北邻俄罗斯。为喀尔喀蒙古东路。地宜畜牧,有矿产及盐池。清代直隶理藩院。民国初年由驻库

  • 哀牢传

    书名。东汉杨终(?—100年,字子山,成都人)撰。字子山,成都人。约作于汉明帝(公元58—75年)在位时,卷帙无考,已佚。传说为云南方志之始,亦为记述哀牢人历史的最早资料,仅存的佚文一条为:“九隆代代

  • 树者

    敕勒袁纥部首领。其部原居漠北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后屡为北魏所破,部分迁入漠南。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北魏征发四镇敕勒征南齐,因敕勒之众不愿随魏军南征,遂推其为首领,聚众举兵,欲北投柔然,击败前

  • 达诺

    藏语音译。意为“头人”。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土司制下的一个社会等级。依管辖百姓多少,分“日用不聋”(大头人)、“十格日尼”(二头人)、“瓢约”(小头人)。彼此无隶属关系,均隶於土司,其升降取决于土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