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柏乡之战

柏乡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年间梁、晋等在柏乡地区之战。五代初,后梁太祖朱温与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存勖(沙陀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互相争夺成德(治镇州,今河北正定)、义武(治定州,今河北定县)、卢龙(治幽州,今北京)三藩镇,以扩展各自势力。镇州成德节度使赵王王熔(回鹘人)界于两强间,往往两事之。梁太祖朱温(朱全忠)早疑王熔与李存勖相通,深恐其后势强难制,于开平四年(910)十一月,乘卢龙节度使刘守光发兵至涞水之机,佯称助王熔拒刘守光,派供奉官杜廷隐等领兵3千进驻深州、冀州(今河北深、冀县),欲借此消灭成德、义武两镇势力。王熔察其谋,四出求救,遣使赴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向李存勖求援,时义武节度使王处直亦遣使至,遂共推李存勖为盟主,联合抗梁。李存勖遣藩汉马步总管周德威率部屯赵州(今河北赵县)。朱温以部将王景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率兵4万(一说7万),于十二月经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向柏乡(今河北柏乡)进发。王熔告急,李存勖亲率军至赵州与周德威会合,王处直亦派兵5千声援。晋军进驻野河(今滏阳河支流)北岸,与梁军夹河对峙。李存勖欲速战胜之,后纳周德威之策,以梁军士气正旺,不宜速战,成德、义武两镇之兵善守城,短于野战,晋军骑兵又不便进攻营垒,而利于平原广野,纵横驰骋,遂按兵持重,退守高邑(今河北高邑),诱梁军离营,以逸待劳,乘机出击。五年正月初,梁将王景仁等为晋军精骑数挑战激怒,率全军出战。晋军按原定策略,且战且退。梁军横亘数里,争先夺桥,遭晋兵等抗击,激战多时,未分胜负。当日下午,梁兵饥渴,士气锐减,东阵之兵稍后退。晋将周德威、李嗣源乘势从东西两面夹击。梁军惊扰,阵势大乱,解甲弃械奔逃。晋、成德军奋力追击,梁军大败,自野河至柏乡,横尸蔽地。王景仁等率10骑夜逃。晋兵夜至柏乡,梁兵已逃离,获粮食、资财、器械不可胜计,斩首凡2万级。晋王收兵屯赵州。此役,晋军威大振,使后梁在河北势力退至魏博以南,为日后攻后梁建后唐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 茹羯

    唐代奚族将领。文宗大和四年(830)率兵攻唐,为唐将李载义所败,被执。文宗赐冠带,授右骁卫将军。

  • 北敌烈部

    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敌烈族民户所置,为圣宗三十四部之一。其部民初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时圣宗释免奴隶,置部,取得平民地位。部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部族军戍隗乌古部

  • 武川县志略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武川县县长阎毅先及文焕勋修撰。1940年铅印,一册,128页。内容分14项:沿革、位置、地势、要隘、社会概况、户口、土地、行政、交通、实业、教育、财务、治安,每项下分小目,无人

  • 出魂

    赫哲族旧时向死者灵魂告别的一种丧葬仪式。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民间认为,人死灵魂不死,故在死者葬后,男人第七天,女人第九天的晚间,迎接死者的灵魂回家,向其告别,亲友也来向死者敬酒。届时,

  • 沃楞卫

    见“斡兰卫”(2424页)。

  • 东梁河

    即“梁水”(2125页)。

  • 穷没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嘉绒藏族地区土司衙门职员。主管各寨向衙门交纳的酒,及官寨待客、念经需用的酒。由上等百姓轮流担任,一月一换,世袭。

  • 物林

    亦作乌林。满语音译。意为“财物”或“财货”。加满语“达”(“首领”之意),即为“物林达”,乃清代内务府所属的包衣官,广储司以及江宁、苏州、杭州三处织造等机构内皆设,汉语称“司库”,不分正从皆为文职六品

  • 帖木儿

    ①(1336—1405) 中亚※帖木儿汗国创建者。又称中亚帖木儿、异密帖木儿。出身于蒙古巴鲁刺思贵族。世居河中(今中亚泽拉夫善河流域撒马尔罕一带)渴石附近。因娶察合台汗国合赞汗之女为妻(异密忽辛寡妻)

  • 完颜希尹

    ?—1140女真大字创制人、金大将。女真名谷神,又译作兀室、悟室、胡舍。女真族。完颜氏。完颜部首领之一欢都子。为人深谋多智,从太祖阿骨打征战,屡立功。受阿骨打之命,依仿汉文楷字,因契丹字,合女真语,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