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济农

济农

明代蒙古仅次于大汗的职位。亦译作吉囊、吉能等。副王、副汗之意。史界一般认为出自汉语“亲王”,此外也有认为出自汉语“郡王”、“政王”、“晋王”、“君王”等。《蒙古源流》称:“上天有日月二物,下土有大汗、济农二主”,可见其地位和权力仅亚于大汗。一般由大汗的儿子或兄弟担任。瓦剌领主也先在夺取汗位之前也曾求取过这个职位,但被蒙古传统势力认为是僭越和篡夺。文献初见于明宣德八年(1433),元裔脱脱不花被立为岱总汗后,命其弟阿噶巴尔济为济农辅政,以巩固汗位,因而引起其权臣也先太师的不满,双方大动干戈。达延汗即位后,为铲除异宗领主,任命其子※乌鲁斯博罗特为济农,前往接管右翼3万户,结果被右翼领主※亦不剌等杀害。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大败右翼,统一东蒙古,复任命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济农,驻帐于鄂尔多斯,镇守※八白室,掌管右翼3万户,子孙世袭,故这一职称成为鄂尔多斯领主的专有封号,由长子系继承。明朝因其封号称巴尔斯博罗特长子衮必里克墨尔根为吉囊,长孙诺延达喇为吉能。直至清代,凡任伊克昭盟(前鄂尔多斯)盟长者,仍有“吉囊”称号,其他蒙古各部不使用这一封号。

猜你喜欢

  • 呼济河卫

    见“忽失河卫”(1489页)。

  • 越布

    汉代会稽郡越人用苧麻所织细布。亦称白越,当时已被作为贡品,《后汉书·陆续传》:光武帝“常敕会稽郡献越布”。

  • 洁山都督府

    唐代在西突厥地区建置的羁縻机构。武则天长安三年(703)左右以突骑施阿利施部置。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职位世袭。辖地位于七河流域一带。隶北庭都护府管辖。

  • 乌古邻

    ①见“耶律何鲁扫古”(1329页)。②见“萧陶隗”(1998页)。

  • 严始欣

    ?—约525南北朝时巴族首领。巴州(今四川巴中)人。※巴族。北魏延昌年间(512—515),以梁、益二州控摄险远,立巴州,以其为首任刺史,所管僚户20万。又立隆城镇,由族子严恺为镇将。孝昌(525—5

  • 伏里其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七年(1409)四月,奴儿干地方蒙古首领忽剌冬奴等65人来朝,于其地置卫,与乞勒尼卫、敷答河千户所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作富勒坚卫,并说清代有富勒坚城,在宁古塔(今

  • 资来花谟瓜

    傈僳族语音译,意为“重逢调”。傈僳族民间叙事长诗。为傈僳族叙事长诗中流行最广、影响最深的优秀作品之一。主要情节是:一对相爱甚笃的男女青年,男方因拿不出几头牛作聘礼被迫离乡做苦工;女方则为父母所逼,嫁给

  • 德古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诺伙家支的头人之一。详见“家支头人”(1947页)。

  • 沐琮

    1450—1496明朝将领。字廷芳,别号益庵,又号东山居士。安徽凤阳府定远县(今安徽定远县)人。明开国勋臣沐英曾孙,沐斌之子。幼承家学,好读诗书。成化元年(1465)嗣黔国公爵,始镇云南。30余年兴学

  • 东布特哈

    清末政区名。全称“东路布特哈总管衙门”。康熙(1662—1722)中,清廷将分布嫩江流域之索伦(今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渔猎民族编旗设佐,置布特哈总管衙门领之。光绪二十年(1894),裁并衙门三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