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清真寺

清真寺

阿拉伯语“麦斯吉德”的意泽,意为“礼拜的场所”。一称礼拜寺。在中国,为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之民族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聚会和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场所。唐称“礼堂”,宋元称“清净寺”、“真教寺”,元末明初始称“清真寺”。唐宋以来,中国与阿拉伯、波斯等国交通频繁,随着伊斯兰教商人、使者的来华,即已有清真寺的建筑。相传※广州怀圣寺、※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化觉巷清修寺,为唐时所建。元时回回人大批东迁,我国清真寺建筑更为普遍。上述三寺和※泉州圣友寺、清净寺、※杭州真教寺、※南京净觉寺、※三山街礼拜寺、※河北定州清真寺、※北京牛街清真寺、※东四清真寺等均为我国回族伊斯兰教著名古寺。在中国,犹太教礼拜寺也有名清真寺者,如明弘治二年(1489),河南开封犹太教礼拜寺,即刻“重建清真寺记”石碑。早期清真寺多为阿拉伯风格建筑,元明以来多为中国宫殿式,也有尖塔圆顶式,主要由大殿、望月楼、宣礼楼、讲经堂、浴室等组成。礼拜正殿和壁龛背向沙特阿拉伯麦加,以示跪拜的朝向。由教长管理寺务。近代,在内地开始建女寺,供女性信徒礼拜。

猜你喜欢

  • 萧乐音奴

    1023—?辽代将领。字婆丹。奚族。为奚六部敞稳萧突吕不之六世孙,萧拔剌子。史载其貌伟善辩,能通契丹、汉两种文字。善骑射击鞠,所交皆名士。年四十,始入仕,为护卫,参与平定皇太叔耶律重元叛乱,以功迁护卫

  • 巨连

    394—492高句骊国第二十世王。亦单称琏。广开土王※谈德长子。晋义熙九年(413)父死,以太子继位。接受先辈因西侵使王都几次被毁的教训,知向辽东以西扩张必遭更大打击,乃取西事中原王朝,在朝鲜半岛向南

  • 段世

    明初云南大理领主。白族。大理人。※段宝弟,※段明季父。一说为段宝子,段明兄弟。洪武十四年(1381,一作四年,1371)春,段宝卒,段明继任总管,又受明封为宣慰使,本人则继任云南行省平章,共治大理。秋

  • 庆桂

    1735—1816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章佳氏。字树斋。尹继善第四子。世居辽东。乾隆三十六年(1771)起,历任军机大臣,伊犁参赞、都统和盛京、吉林、福州将军,兵部尚书等职。五十年(1785),署黑

  • 四译馆

    清代职司翻译边疆各民族及部分外国贡使表文之机构。顺治元年(1644)置。前身为明四夷馆。初隶翰林院,由太常寺汉少卿1人统摄。下设回回、缅甸、百夷、西番、高昌、西天、八百、暹罗8馆,有序班20名、朝鲜通

  • 奇里克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称齐里克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有200余户。在乌什城西北沙图卡伦外鄂斯塔勒地方游牧,通伊犁。距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300余里。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

  • 雁门集

    书名。元代回回人※萨都剌撰。14卷,诗余1卷,附录4卷。由其远孙萨龙光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重新编刊。内容多写自然景色、讴歌山川壮美之作,亦有咏史怀古、反映民间疾苦及揭露、讽刺、谴责社会矛盾的篇章

  • 信苴正

    即“段正”(1692页)。

  • 墨尔根岱青

    ①见“小策凌敦多布” (153页)。 ②见“拉扎布”(1368页)。

  • 松江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原名真教寺,又名云间白鹤寺。位于上海市松江县松江镇缸甏巷。创建于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 (一说始建于明初)。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重修,历永乐、万历、清顺治、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