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火器营

火器营

清代八旗兵种之一。以习火器的八旗官兵别立为营。 ①内火器营。康熙三十年(1691),京城设立火器营。从八旗满洲、蒙古每佐领下选取鸟枪护军3名、鸟枪马甲4名、炮甲1名,又选取驻京之东北打牲兵丁200余名,合计7395名以编入。先后设总统大臣(无定员)、翼长、营总、鸟枪护军参领、鸟枪护军校等职,以综理营务、管辖兵丁,时称“满洲火器营”。雍正十年(1732),设公署于朝阳门内隆福寺之前。乾隆二十八年(1763),以鸟枪马甲技艺生疏,悉裁其兵3518名,又从满、蒙旗内增补鸟枪护军2,638名(每佐领3名)。三十八年(1773),新建火器营房于西郊长河西岸蓝靛厂之后,随即分拨鸟枪护军官兵往驻,仍留原营者遂称“内火器营”。此内枪营,以演练鸟枪步射、骑射诸技;炮营,以演放子母炮,兼习鸟枪。 ②外火器营,以从城内移出鸟枪护军官兵2600余员名设立,故称,亦称护军营,仍隶总统大臣统辖。所置职官与内营相同。官兵以演习放三枪过二马等技,及跳马、跳驼、相扑等项艺术。每年春末至秋尽,该营官兵分翼轮流以单日开赴昆明湖(北京颐和园内),与※健锐营(双日往)间日交替撑驾战船学习水战,俨然京师水师旗营之一。 ③汉军火器营。八旗汉军骁骑营兵别立鸟枪兵、※炮甲,各自为营,故称。皆隶都统。 ④雍正九至十三年(1731-1735),※内务府三旗亦设鸟枪护军营,以包衣鸟枪兵600名组成。

猜你喜欢

  • 阿宝

    ?—1739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清多罗贝勒※和啰理第三子。康熙四十三年(1704),娶和硕格格,封和硕额驸,赐第京师。四十八年(1709),袭父爵。五十四年(1715),以准噶尔部策

  • 拔乙门

    辽代五国蒲聂(盆奴里)部节度使。女真族。金景祖(即乌古迺,1021—1074)时,与完颜等部结成松散部落联盟,听命于完颜部首领乌古迺。后起兵反辽,并断绝鹰路(捕捉,朝贡海东青之路)。辽朝将派兵讨之,乌

  • 宣慰司都元帅

    官名。元置宣慰使司,掌军民之务,分道总理郡县,有边陲军旅之事者,其所驻衙门则兼称都元帅府,宣慰使亦兼称都元帅。后延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任用当地豪酋,给予金符,秩从二品,管理所部军民事务,三年一贡方物。

  • 孛罗海

    见“孛罗乃王”(991页)。

  • 押牙

    官名。唐代于藩镇皆置,如唐之藩镇党项夏州定难军节度使衙署即设之,为衙署内亲信武职,主官称都押牙,参与军机,统率军队。直属亲将有牙前兵马使、牙内兵马使,皆称牙将。

  • 仲家

    布依族旧称。相传奉调而来,因身穿重甲,与“仲家”谐音,故名。实为黔地上著民族。详见“布依族”(466页)。

  • 练镼

    古代壮族武士披挂的臂衣。用兽皮缝制成圆筒(桶)状,共4节,定形晒干后坚韧如铁。作战时,每只臂膀套两节,可防枪矛。明清时沿用之。清檀萃撰《说蛮》称:“(僮人)凡有攻掠,乃推渠长峒官,把酒赐绿熊练镼,锦雉

  • 武陵记

    书名。①南齐※黄闵撰。为早期武陵地区之地志。内容包括:景物、山水、池潭、陂田、城池、古迹等。早佚,部分辑入《汉唐地理书钞》、《荆湘地记》。《后汉书》注,亦引其文如:“山高可万仞。山半有槃瓠石室,可容数

  • 护教王

    明朝授予馆觉地方(今西藏昌都及其以东地区)政教首领的封号。永乐(1403—1424)初,明廷遣使僧人智光至其地,了解政教及民情。永乐四年(1406),馆觉僧宗巴斡即南哥巴藏卜遣使入朝贡方物,永乐帝诏授

  • 完颜撒改

    ?—1165金将领。上京(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纳鲁浑河人,其先居于兀冷窟河。女真族。完颜氏。从右副元帅完颜宗蒲攻宋,督军事。天眷元年(1138),授本班祗候郎君详稳。后从军泰州路,为万户,领银术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