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石重贵

石重贵

914—964

五代后晋皇帝。942—946年在位。一说其先本西域石国胡人,后从沙陀附唐,故亦称为沙陀人。一说为卫大夫石碏、汉丞相石奋之后。汉衰,关辅乱,子孙流散西裔,故也称出于西夷。后晋高祖※石敬瑭之侄,后唐骑将石敬儒子。生于太原。父早卒,被叔父养为己子。性好驰射,不喜习文。天福元年(936),为北京留守,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行太原尹,知河东管内节度观察事。二年,授检校太保、右金吾卫上将军。三年(938),授开封尹,加检校太傅,封郑王,旋加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六年(941),改为广晋尹,进封齐王。七年,叔父卒,嗣位,史称少帝或出帝。始对契丹主战,并在军民支持下,数退契丹兵。开运二年(945),遣军大败南下之契丹军。三年初,派杜重威、李守贞率军抗击契丹,杜为争夺帝位,降敌,反戈引契丹军南下。十二月,汴京(今开封)城陷,奉表称孙臣出降,后晋亡。次年正月,被降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封负义侯。与后妃及诸子等为契丹军俘押北上,初迁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后汉乾祐二年(949),迁居建州(今辽宁朝阳西南),凡18年而卒。

猜你喜欢

  • 玛木特

    ①(? —1756)清朝大臣。一作祃木特,又称库克辛玛木特。乌梁海人。初为准噶尔扎哈沁鄂拓克宰桑,驻守阿尔泰山,游牧于布拉罕及察罕托辉左翼。清雍正八年(1730),受准噶尔首领噶尔丹策零派遣,领兵2万

  • 木老

    明清时期对仫佬族的称谓。参见“木佬”(253页)、“仫佬族”(573页)。

  • 初历

    五代后唐时南诏大长和国肃文太上皇帝郑仁旻年号。约923—925年,凡3年左右。

  • 苏图克·布格拉汗麻札

    古墓名。又称苏勒坦玛札,位于今新疆阿图什镇郊外。为10世纪喀喇汗王朝苏图克·布格拉汗陵墓。原仅有一拱北,后经阿古柏扩建,增筑礼拜寺和教经堂,气势雄伟。因布格拉汗最早在新疆推广伊斯兰教,故深受教徒崇拜。

  • 野狐岭

    山名。又译扼胡岭,隘胡岭,蒙古称忽捏坚答巴。在今河北万全县西北。辽金为边防重地。元太祖六年(1211),蒙古军大败金军于此。明洪武三年(1370),李文忠北出野狐岭击北元兵。 ②元代驿站名。为元大都(

  • 顺宁十三寨布朗族起义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顺宁府(今云南凤庆)推行改土归流,布朗族土知府被革职,所属13寨布朗族极为不满,凭据天险,联合附近各族人民起义,杀指挥、千百户等官兵数十人,声言据顺宁、蒙化(巍山),攻腾越

  • 衣杜

    旧时纳西族社会的基层组织。纳西语音译。意为“住宅”,引伸为“亲族”之意。流行于云南永宁纳西族地区。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结成的※斯日(女儿氏族)。由于生产发展,人口增长,分裂为若干独立的生产、生活单位—衣社

  • 贤觉帝师

    见“波罗显胜”(1517页)。

  • 壬戌华州回变记

    书名。清末刘东野撰。作者据亲身闻见详记同治元年(1862)四月陕西华州回民起义发生的原因及五月初八日回民南渡渭河消灭地主武装并战领绝大部分堡寨的战斗经过,以成是书。1917年曾由其子刘澍瀛校刊、铅印。

  • 窝集奎玛所

    见“兀者揆野木千户所”(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