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庶箴
辽代后期大臣、学者。字陈甫。契丹族。皇族季父房之后,检校太师耶律吴九子。史载其性懦弱,善属文,著有《戒谕诗》,今已不传。兴宗朝入仕,重熙年间,为本部将军。咸雍元年(1065),同知东京留守事。俄徙乌衍突厥部节度使。九年(1073),知蓟州事。次年,迁都林牙。以契丹姓氏仅耶律与萧,诸多不便,上表请广,使诸部各立姓氏,道宗以为旧制不可改,未纳。时见权臣耶律乙辛失宠,以表贺,未几乙辛复获宠,又与巴结,其行为受时人鄙。大康八年(1082),致仕。寻卒。
辽代后期大臣、学者。字陈甫。契丹族。皇族季父房之后,检校太师耶律吴九子。史载其性懦弱,善属文,著有《戒谕诗》,今已不传。兴宗朝入仕,重熙年间,为本部将军。咸雍元年(1065),同知东京留守事。俄徙乌衍突厥部节度使。九年(1073),知蓟州事。次年,迁都林牙。以契丹姓氏仅耶律与萧,诸多不便,上表请广,使诸部各立姓氏,道宗以为旧制不可改,未纳。时见权臣耶律乙辛失宠,以表贺,未几乙辛复获宠,又与巴结,其行为受时人鄙。大康八年(1082),致仕。寻卒。
?—723唐代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又作李郁于、郁干、李郁干。出自大贺氏族。前首领※娑固(李娑固)从父弟。开元八年(720)契丹内讧,堂兄娑固为军事首领、静析军副使可突于(一作可突干)所杀,即被可突于推为
参见“嘎的林耶”(2450页)。
清内蒙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达里冈爱诺尔附近。牧地东界阿巴哈纳尔左翼旗,西界阿巴噶旗,南界察哈尔正蓝旗,北临大漠。元属上都路,明为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住地,至诺密特默克图,始名所部
藏语音译,“本”意为“官”,“七本”即“七官”,为唐代吐蕃七种主要职官的统称。各有职司,分别掌管吐蕃社会各具体经济部门或行政事务。据《德乌佛教史》载,“七本”依次是:域本(地方官)、玛本(武官或军官)
又称飞山峒蛮。飞山峒僚、溆州蛮、武冈僚。因其地有飞山而得名。有谓因居民蹿山如飞故名。秦称※黔中蛮,汉称※武陵蛮。分布在溆州、邵州、武冈(在今湖南黔阳、怀化、城步一带)等地。唐末乾宁二年(895),与※
?—1735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号岱青和硕齐。博尔济吉特氏。※固始汗曾孙。世居青海。康熙四十年(1701)率部附清,封多罗贝勒。嗣因拉藏汗杀第巴桑结嘉措,废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错,别立意希嘉措为达赖
见“察合台”(2473页)。
①(1755—1823)清代新疆锡伯族将领。一译图默特。姓伊拉里氏。乾隆二十九年(1764),随父母自盛京(今沈阳)移住伊犁,编入锡伯营正蓝旗(七牛录)。三十八年(1773)应试,为披甲。后逐级擢升。
原西藏地方政府所属宗(县)一级行政区。清嘉庆三年(1798),八世达赖喇嘛将此宗赠予掌办商上事务功德林呼图克图为封地。由功德林“拉让”派强佐一人常驻其地,管理政教事务。强佐具有宗本(相当内地县官)权力
蒙古语音译。由蒙元时期掌管军事、民政重要事务之※“达鲁花赤”(镇守官)演变而来。现代蒙古语意为“首长”或“首领”。为蒙古准噶尔等部管理鄂拓克军务、民政的官员。有时也用来称呼构成鄂拓克的下层单位头目,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