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①古族名。一作蜒。南蛮的一支,亦称蛮蜑。分布在今湖北西南及四川东部。后渐向东南迁徙,进入湖南等地。其地山险水滩,人多戆勇。无蚕桑,少文字。汉代的赤甲军常取其民。蜀汉时,以其劲卒3千为连弩士,后移汉中。北周天和年间(566—572),蛮帅※冉令贤起义失败后,与子弟俱被杀,骸骨积于水逻城(今四川奉节县东)侧,蛮蜑见之大哭。蜑民,一说为槃瓠蛮之后裔,与莫徭或今之瑶、畲族有渊源关系;一说与土家族关系密切。 ②古代南方的水上居民。又作蛋、疍。因被封建统治阶级歧视,世代以船为家,自为婚姻,不得陆居。清雍正时始解禁令。其民画蛇以祭,自云龙种。以采珠、捕鱼为生。蛋船、蛋酒颇享盛名。

猜你喜欢

  • 杜尔伯特部左翼中上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十八年(1753),汗车凌族弟玛什巴图随汗归清,次年,封札萨克固山贝子,建旗。初驻牧于扎克拜达里克(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继迁额克阿喇勒、额尔齐斯。二十三年(1758),定牧于

  • 额勒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额勒臣”、“额里臣”。《元朝秘史》、《华夷译语》均释为“使臣”,亦有“差官”之意。早在蒙古国建立前,各部已有此职,蒙元时期沿用。其人多临时委派,充本部代表,办理与其他部交涉联系

  • 哈萨克语

    我国哈萨克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使用人口约111万(1990年)。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及原苏联的其它地区约有790万人(1989年)使

  • 弘善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红山寺。在青海民和县。因位于白家藏,故又称白家藏寺。建于清初,原址在一红石山上。道光年间(1821—1850),建有大经堂、三世佛殿、护法殿等。初为唐尔垣寺属寺,后独立。寺内藏有顺治

  • 塔塔儿

    见“鞑靼”(2488页)。

  • 李光睿

    ?—978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本姓拓跋氏,宋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子。乾德五年(967)九月,父死以行军司马职权知州事。十月,授定难军节度使,加检校太保。开宝五年(972)三月,闻太祖解诸将兵权,罢藩镇

  • 玉昔帖木儿

    1242—1295元朝将领。又译玉速帖(铁)木儿。蒙古阿儿剌氏。成吉思汗“四杰”之一※博尔术孙,孛栾台子。初袭右翼万户,统按台山(今阿尔泰山)部众。世祖时,受召见,任怯薛之博尔赤,掌御膳事,赐名月吕鲁

  • 费雅河卫

    见“法因河卫”(1505页)。

  • 苦他巴

    即“古塔巴”(441页)。

  • 协领

    初称固山达(满语音译)。官名。清代驻防旗兵官之一。位列※城守尉之下、※防守尉之上,从三品。(1)专城官(一城中首席官):吉林将军兼辖之打牲乌拉城,宁古塔副都统兼辖之珲春,阿勒楚喀副都统兼辖之拉林,此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