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藏粮台

西藏粮台

清代为入藏清军经办粮食、军饷、军械的机构。驻藏官兵之口粮、薪饷、军械初由内地运送。乾隆五十三年(1788),清军入藏驱赶廓尔喀,军运繁重,始设机构专司其事。自打箭炉出口,设理塘、巴塘、察木多、拉里、前藏、后藏6台,各台设粮员1名,巴塘、理塘归四川管辖,察木多、拉里、前后藏归驻藏大臣管辖。五十四年(1789),扎什伦布寺建仓收贮,交由噶伦官员代购米、稞麦3千石,采办2年,以6千石为常额,按年出陈易新。拉里、察木多、巴塘、理塘亦储备。粮台之间设若干站,自打箭炉至拉萨,共为50站,乌拉运粮脚价按站计算。五十七年(1792),廓尔喀第二次侵藏,粮台又从拉萨向西延伸至协噶尔地方,依福康安所请,将前藏至后藏定为23站半,后藏至协噶尔20站。后粮站撤,多数粮台维持至清末。

猜你喜欢

  • 去宾

    ?—541高车国王。※穷奇孙,越居子。北魏正光五年(524),其父杀伊匐自立。东魏天平(534—537)中,父为堂兄弟(伊匐子)比适所杀。兴和(539—542)中,比适被柔然击败,不知所终,遂继立为王

  • 真宝

    又作真定。元朝官员、文士。字朝用,号彝斋。蒙古人。至正(1341—1368)初,由崇安主簿迁政和县达鲁花赤,凡闽中诸郡疑狱难决者,行省必委其讯狱,颇有政绩,民众集录其断狱善政为书,名《东和善政录》。改

  • 窝泥

    哈尼族他称。自称哈泥(哈尼)。元明清文献中先后称窝泥、斡泥、禾尼、和泥、倭尼等。皆“哈尼”的同音异写。天启《滇志》:窝泥,或曰斡泥。阿迷州称河泥,临安郡属蒙自县的江外及左能寨、思沱、溪处、落恐诸长官司

  • 葱岭守捉

    唐西域军事建置。守捉城之一。时戍边军队大者称军,小者谓守捉。开元年间(713—741),置于羯盘陀国(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驻守军队,戍卫边疆。与各军、城、镇等,总称为道。隶安西都护府。

  • 马铨

    1597—1679明末清初中国伊斯兰教经师。字明龙。湖北江夏(今武汉市武昌)人。回族。幼从父学习阿拉伯文经典及汉文。年长又赴宁夏同心、陕西西安等地,从著名经师冯伯庵、冯少川习经问道。后在武昌辕门口清真

  • 郭药师

    渤海族遗裔。武将。一身仕辽、宋、金三朝。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辽徙置铁州(治今辽宁营口县东南汤池)。辽末,天祚帝为抵抗女真阿骨打进攻,于辽东募兵,名为“怨军”,以其为统帅。与金将斡鲁古战于显州,兵败。天祚

  • 萨满

    我国阿尔泰语系满洲一通古斯语族各民族对其原始巫师的称呼,萨满教亦由此而名。同一语系不同语族中的称呼各不相同,突厥语族称“喀木”、 “巴克西”或“奥云”;蒙古人称其男萨满为“博”、女萨满为“奥德根”;达

  • 李铁夫

    1901—1937原名韩伟健。朝鲜族,韩氏。生于朝鲜咸镜南道洪原郡。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参加1919年“三·一”独立运动。同年4月,离朝鲜,经苏联到上海,任《新韩独立新闻》编辑。1920年,离上海,秘

  • 哲马鲁丁

    元代诗人。字师鲁,回回人。自幼读经、礼之学,学业大进、曾举江浙乡贡。泰定三年(1326),任镇江路(治所在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儒学教授。顺帝至元(1335—1340)末,任集贤院大学士。工诗,有名。

  • 叟色

    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鄂勒图特氏。世居迈勒豁地方。康熙十六年(1677),以七品官从征吴三桂。至广东韶州府,随镇南将军莽依图等败敌将军马宝等。进至广西,破敌师吴世琮等于新村西山。十九年(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