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那瓌

阿那瓌

?—552

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郁久闾氏。※伏图子,※丑奴弟。柔然建昌十三年(北魏正光元年,520),柔然内讧,母俟吕陵氏及大臣杀可汗丑奴,遂被立为可汗。立经10日,为族兄示发所败,与弟乙居伐率轻骑南投北魏避难,被孝明帝元诩封为朔方郡公、“蠕蠕王”(即柔然王),待以戚藩之礼。翌年,征得孝明帝赞助,拟还漠北复仇亲政,会从兄婆罗门(伯父豆仑子)攻破示发,被立为可汗,并遣人来迎,恐为所害,未敢北还。不久,婆罗门为高车王伊匐击败,率10部落至凉州(今甘肃武威)归降北魏,遂被柔然诸部数万人迎还主政。正光四年(523),部内大饥,掠取北魏人口2千、马牛羊数10万。同年,北魏爆发六镇各族大起义,应北魏之召请,于孝昌元年(525)率十万大军南下镇压起义,击溃破六韩拔陵所率起义军,杀起义将领孔雀等。同年,柔然内部安定,士马复壮,击败高车,自号“赖连头兵豆伐可汗”(一作“敕连头兵伐可汗”,意为把揽王),与北魏通贡不绝。北魏分裂后,成为东、西魏争取的力量。阿那瓌分别与之和亲。其弟塔寒娶西魏化政公主,又将长女嫁西魏文帝为皇后(魏悼后);子庵罗辰娶东魏兰陵郡长公主(原称乐安公主),孙女邻和公主嫁东魏权臣高欢第九子高湛,后又将另一爱女嫁高欢为正室,史称“蠕蠕公主”。同时,与南朝加强联系,不断派使臣朝梁。吸收中原文化,仿照内地的官制,设侍中、黄门等官,以齐人淳于覃任秘书监黄门郎,掌文墨。6世纪中叶,西部原役属于柔然的铁工突厥崛起,反抗柔然的统治。北齐天保三年(552),被突厥首领土门攻破,被迫自杀,柔然部落四散。

猜你喜欢

  • 丸都城

    古地名。或称新国、中都城。高句骊国第三个都城。故址通说为今吉林省集安县城西侧山城子;在县城西北90华里处之板石岭发现《毋丘俭纪功碑》,故一说板石岭即丸都山,关马墙山城为其故址。高句骊山上王延优二年(1

  • 巴里坤城

    古城名。又称巴尔库勒城。位于新疆巴尔库勒淖尔(又称巴里坤湖)东南,以水名城。雍正九年(1731)岳钟琪创筑。城周8里2分有奇,高2丈(一作1.9丈)。有4门:东承恩、西得胜、南沛泽、北拱极。四周有瓮城

  • 巴尔达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西藏那曲县境内。为“羌日六部”之一。原称霍尔,亦称霍尔巴达。辖益钦、益琼、普达、如钦玛、德萨玛、守宇妥、达德、拉机、公果玛等9个措哇,俗称“巴尔达格雄古”,意为“巴尔达九部”。统由巴尔达

  • 东胡

    古族名。因居匈奴(胡)以东,故名。春秋战国时,分布于燕国以北,盛时达燕国东北及赵国东边。由族属相同之各部组成部落联盟,※乌桓、※鲜卑即其组成部分之一。屡扰燕、赵边地,迫燕以大将秦开为人质,掠赵代郡人众

  • 布丹济墨吹济加木参

    清代乍丫地区呼图克图。藏族。道光十八年(1838),以剿办博窝时调派士兵,捐助军需,赏敕书。时乍丫有大、小两呼图克图,其为大呼图克图。二十一年(1841),因与小呼图克图不睦,居打箭炉,藉病不归,致使

  • 年乃海索麻百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刚察县西南布哈河下游,东临青海湖,南隔布哈河与共和县铁卜加部落相望,西接天峻县汪什代海部落,北邻苏乎扎、日芒两部落。与年乃海角什科部落原为一族,住黄南贵德地方。清嘉庆(1796

  • 嘉绒语

    我国四川部分藏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也有人认为属藏语支。分布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理县、马尔康县、小金县、金川县、壤塘县、红原县、黑水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色达县和雅安地区

  • 普洱茶

    云南西双版纳傣、哈尼和基诺地区出产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名茶。用大叶种茶树茶芽制成的青茶,经发酵加工而成,外形条索肥壮,汤色红浓,香气纯厚,性温和、口感好。明万历(1573—1620)末年,谢肇淛在《滇略》

  • 纳木错

    湖名。藏语音译,意为“天湖”,蒙语称“腾格里海”。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以北当雄县和班戈县间。面积1993平方公里,有波曲等水注入其间,为西藏第一大湖,全国第二大咸水湖,亦是著名佛教圣地之一。

  • 安费扬古

    1559—1622后金将领,五大臣之一。满族。觉尔察氏。世居瑚济寨。完布禄子。少年从父归太祖努尔哈赤,隶镶蓝旗满洲。明万历十一年(1583),率兵破萨尔浒城(今辽宁省抚顺市大伙房水库东南隅)。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