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雾社起义

雾社起义

20世纪30年代初台湾高山族人民发动的举世闻名的抗日武装起义。雾社位于台湾中部山区,日本占领时属能高郡辖地(今南投县仁爱乡),共有11个高山族村社,是日本殖民主义者统治“番地”的中心之一,能高郡警察课分室即设于此,下置18个警察驻在所,对当地高山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军事镇压、经济掠压及肆意劳役与侮辱,群情愤激。1930年10月27日,富于斗争传统的雾社地区高山族人民在摩那·罗达奥的组织领导下,趁日本驻当地侵略者每年当天照例在雾社小学广场举行联合运动会之机,发动武装起义。黎明前,罗达奥派人首先偷袭迈勃林场和迈勃警察所,夺取枪枝弹药和粮食,接着派人破坏附近公路、桥梁和通讯设施。上午8时,起义群众冲进运动会场,全歼在场所有日寇,并乘胜袭击附近日本警察所,缴获枪枝180,子弹2万3千多发,控制整个雾社地区。使日本殖民当局大为震惊,命台湾守备司令镰田亲自率领台北、新竹、台南等大批军警从雾社东、南、北三线围攻起义的高山族人民,进行野蛮的炮轰和烧杀。起义群众视死如归,退入深山,坚持抗击日冠,许多高山族妇女为了激励丈夫,使他们无后顾之忧,集体自缢,可歌可泣。日寇一面派飞机狂轰滥炸,一面派人入山诱降,软硬兼施,均无济于事,最后竟然违反国际公法,施放毒气炸弹。起义群众拼死反抗,坚持斗争一月有余,宁死不屈,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日本帝国主义者对高山族人民的暴行,激起全世界人民的强烈愤慨和一致谴责。

猜你喜欢

  • 郑天挺

    1899—1981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原名庆甡,字毅生。曾用名“攫日”。福建长乐人。曾任北京大学秘书长、中文系教授;西南联大总务长,中文、历史两系教授;北京大学秘书长兼历史系主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

  • 盐州

    ①州名。渤海王国置。为东京龙原府所辖4州之一,领龙河、海阳、接海、格川4县。州治故址皆认为在前苏联沿海州克拉斯基(金)诺(即毛口葳)附近,但具体所指有差异,或说在其北的下岩杵河;一说为在其南2公里临波

  • 赍发钱

    元朝末年官吏勒索财物的名目。见“撒花钱”(2492页)。

  • 完颜活女

    1098—1158金大将。女真族。完颜氏。金源郡王娄室子。年17,从攻宁江州、济州,败敌8千。遇敌于信州,力战救移剌本于阵。败耶律佛顶兵于沈州。从完颜宗翰攻奚王霞末兵,破乙室部2营。平迭剌部族叛军。后

  • 定瞻厅志略

    书名。张继纂,未刊印,有抄本行世。光绪年间(1875—1908)瞻对土司反对驻瞻藏官苛虐民众,瞻、藏间纠纷遂起,四川总督藉此进剿瞻对,著者率军应援,办理善后,遍历瞻境,考其形势,详其制度,编为此志。分

  • 贺兰部

    匈奴部落名。亦作贺赖。一说部名源于贺兰山,该部“居贺兰山下,因以为氏”。“贺兰”一称源于北方一些古代民族对马的称呼。入塞匈奴19种中有贺赖。首领称“单于”、“莫何弗”。东晋升平元年(前燕光寿元年,35

  • 宣懿皇后哀册文

    见“宣懿皇后哀册”(1748页)。

  • 怛没

    见“呾蜜”(1388页)。

  • 哈亚窝亚

    拉祜语音译,意为“最贫困者”。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糯福区一带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生产资料占有不均而分化出来的一个社会阶层。仅占有零星旱地,或没有自己的耕地,除有一二件破旧农具外没有耕畜,主要靠帮富裕阶层

  • 负担

    西夏军队中的随军杂役。为军卒中第三等。西夏男子15岁为丁,2丁中除1人为正军外,另一较弱者充任。在不同岗位配备不同战具。牧主、农主、帐门后宿、内宿后卫负担战具配备相同,有弓一张、箭20支、长矛杖1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