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颙琰

颙琰

1760—1820

清朝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乾隆帝第十五子。1796—1820年在位,年号嘉庆。乾隆间,封嘉亲王,册封为皇太子。时土地高度集中,河患频仍,财政拮据,军备废弛,流民大量涌现,官吏贪污腐化,封建剥削日益加重。面对动荡之局,曾条进时政所宜21件,力主改革吏政,挽救清王朝危机。嘉庆元年(1796),受禅为帝。初,因乾隆帝仍掌大权及和珅势力膨胀,他没有用人、行政之权。采取韬晦策略,“平居与临朝,沉默持重,喜怒不形”。表面上对和珅“待之甚厚”;实际与和珅争夺统治权的矛盾日益尖锐。曾以文借古讽今,表示翦除和珅的决心。四年(1799)正月,太上皇乾隆帝死,将和珅逮捕下狱,宣布其罪20,籍没家产。至是亲政。为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曾重申旗地不准增租夺佃之令,多次减免各地田赋盐课,修浚河道。曾镇压湘黔苗民起义、云南傈僳族人民起义、川楚陕白莲教起义和北方天理教起义。后病死于热河行宫(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庙号仁宗。

猜你喜欢

  • 汤羊

    蒙古可汗宫廷做膳食之羊。据《蒙古秘史》载,窝阔台汗时,与其兄察合台商定,“百姓羊群里,可每年只出一个2岁羯羊做汤羊”,供汗廷膳食。其本意为减轻属部负担,巩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统治。元朝以后则科派加剧,

  • 王大臣会议

    即“议政王大臣会议” (615页)。

  • 怒族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共有27123人(1990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贡、贡山3县及兰坪县的兔峨,还有小部分居于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名称始见于明初《百夷传》,但其先民

  • 王罕

    ?—1203蒙古国建立前克烈部首领。又译王汗、汪罕、翁汗。名脱里,又作脱斡邻勒。忽儿札胡思杯禄汗子。幼年曾先后被蔑儿乞人、塔塔儿人掠去为奴。素与弟(一作叔)台帖木儿、不花帖木儿不睦,分地而治。父卒,嗣

  • 车达鸡

    明代蒙古兀良哈三卫属部首领。蒙古族。原驻牧于宣府(今河北宣化)塞外。隆庆(1567—1572)初,率部投明朝,被安置于滴水崖(今河北赤城县境)驻收。常出入于塞内外,将蒙古诸部内情通告明方,得明抚赏,“

  • 集宁县

    见“集宁路”(2250页)。

  • 移刺阿里合

    金末将领。契丹族。宣宗兴定(1217—1222)年间,累迁霍州刺史。四年(1220)正月,移霍州(今山西霍县)治好义堡。蒙古兵至,力战不支,兵败被执,拒诱降,被丛矢射杀。诏赠龙虎卫上将军、泰定军节度使

  • 北魏孝明皇帝

    见“元诩”(227页)。

  • 合骨葬

    壮族先民乌浒人葬俗。流行于古贵州(治今广西贵县)。据《太平寰宇记》卷166载:贵州连山数百里,有俚人,皆为乌浒之夷,“诸夷率同一姓,……居止接近,葬同一坟,谓之合骨,非有戚属,大墓至百余棺,凡合骨者则

  • 秽貊

    即“貊”(17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