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人物>丁谓

丁谓

【生卒】:966—1037

【介绍】:

宋苏州长洲人,字谓之,后更字公言。太宗淳化三年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饶州,迁尚书工部员外郎、三司使。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以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历任工、刑、兵、吏四部尚书,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晋国公。机敏有智谋,狡过人,善揣摩人意。喜为诗,通晓图画、博弈、音律。真宗朝营建宫观,伪造祥异,多发于谓与王钦若。仁宗即位,因其前后欺罔、与内侍雷允恭交通、擅迁真宗陵寝,贬崖州司户参军,徙雷州、道州。明道年中授秘书监致仕,卒于光州。


【生卒】:966——1037

字谓之,后改字公言,苏州长洲(今属江苏)人。淳化进士。与孙何齐名,时称“孙、丁”。历峡路转运使、刑部员外郎、枢密直学士等。天禧三年(1019),为参知政事。次年,排斥寇准去位,升为宰相,封晋国公。暗中交结内侍雷允恭,左右朝政。又勾结女道士刘德妙,散布流言,贬崖州司户参军,徙雷州,又徙道州。明道中,授秘书监致仕。喜为诗,于图画、音律、博奕,无不通晓。为官机敏有智谋,狡猾过人,与林特陈彭年王钦若等,时称“五鬼”。死于光州。


【生卒】:966—1037

【介绍】:

宋苏州长洲人,字谓之,后更字公言。太宗淳化三年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饶州,迁尚书工部员外郎、三司使。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以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历任工、刑、兵、吏四部尚书,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晋国公。机敏有智谋,狡过人,善揣摩人意。喜为诗,通晓图画、博弈、音律。真宗朝营建宫观,伪造祥异,多发于谓与王钦若。仁宗即位,因其前后欺罔、与内侍雷允恭交通、擅迁真宗陵寝,贬崖州司户参军,徙雷州、道州。明道年中授秘书监致仕,卒于光州。


【生卒】:966——1037

字谓之,后改字公言,苏州长洲(今属江苏)人。淳化进士。与孙何齐名,时称“孙、丁”。历峡路转运使、刑部员外郎、枢密直学士等。天禧三年(1019),为参知政事。次年,排斥寇准去位,升为宰相,封晋国公。暗中交结内侍雷允恭,左右朝政。又勾结女道士刘德妙,散布流言,贬崖州司户参军,徙雷州,又徙道州。明道中,授秘书监致仕。喜为诗,于图画、音律、博奕,无不通晓。为官机敏有智谋,狡猾过人,与林特陈彭年王钦若等,时称“五鬼”。死于光州。


【生卒】:966—1037

【介绍】:

宋苏州长洲人,字谓之,后更字公言。太宗淳化三年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饶州,迁尚书工部员外郎、三司使。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以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历任工、刑、兵、吏四部尚书,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晋国公。机敏有智谋,狡过人,善揣摩人意。喜为诗,通晓图画、博弈、音律。真宗朝营建宫观,伪造祥异,多发于谓与王钦若。仁宗即位,因其前后欺罔、与内侍雷允恭交通、擅迁真宗陵寝,贬崖州司户参军,徙雷州、道州。明道年中授秘书监致仕,卒于光州。


猜你喜欢

  • 尤褧

    【介绍】:宋常州无锡人,字临海。尤著子。娶久不育。一日游鹅湖,狂风骤发,见一舟覆,悬重赏命渔人往救,得一家十一口获生,其家以一女妻褧,越二年而得子。

  • 李幼远

    籍之弟。粗暴,为劫盗,被刺史捕杀。

  • 乐广

    【生卒】:?—304【介绍】:三国魏末西晋初南阳清阳人,字彦辅。善清言,少为魏征西将军夏侯玄所叹美。尚名教,时风放诞,广颇非之,而论人必先称其所长。与王衍并名重于时。王戎举为秀才,累迁侍中、河南尹。官

  • 万鍾

    【生卒】:?—约1402【介绍】:明凤阳府定远人,字荣禄。万斌子。父死袭副千户职守定海。以军功擢宁波卫指挥佥事。遂为鄞县人。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军南下破南京,钟拒之,战死于大兴花园。

  • 夏汝英

    湖南安化人。顺治初,游兵掠其家,仅九岁,护卫其母。被掠后,以母孤苦请求还家,得准。

  • 刘吉

    【介绍】:宋江南人。仕南唐李煜为传诏承旨。归宋,为供奉官。以熟知河渠事务任八作务,太宗太平兴国中治河决有绩,人目为刘跋河。后为崇仪使。工诗。有《钓集》。

  • 书宁阿

    【生卒】:?——1638姓札库塔。满洲正黄旗人。官佐领。明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从贝勒岳托攻略明地,战墙子岭,入青山口,攻克栾城,战死于庆都之役。

  • 张文礼

    【生卒】:?—921【介绍】:五代时燕人。狡诈凶狠。初事刘仁恭为裨将。后从刘守文至沧州,乘间据城为乱,及败,投王镕。自言有将才,镕收为义男,赐姓,名德明,每令将兵。寻杀镕父子,自为留后。以事上闻,兼要

  • 徐同卿

    【介绍】:隋人。文帝时任晋府祭酒,富文学,达玄儒。撰《通命论》,引经史以证因果,阐扬佛教。

  • 刘诜

    字应伯,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举进士。崇宁中,历讲议司检讨官、大理丞等。通晓音律,尝上历代雅乐因革及宋制作之旨。并擅长弹奏古乐器。后历宗正、鸿胪、卫尉、太常四少卿,编纂《续因革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