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熙
【生卒】:?—466
【介绍】:
南朝宋彭城吕人。以兄延孙之功,为司徒右长史。迁临海、义兴太守。明帝泰始初与顾琛等举兵同叛,伏诛。
南朝宋时人,刘道产子。孝武帝时历为司徒右长史,黄门郎,临海、义兴太守。明帝时谋反被杀。
【生卒】:?—466
【介绍】:
南朝宋彭城吕人。以兄延孙之功,为司徒右长史。迁临海、义兴太守。明帝泰始初与顾琛等举兵同叛,伏诛。
【生卒】:?—466
【介绍】:
南朝宋彭城吕人。以兄延孙之功,为司徒右长史。迁临海、义兴太守。明帝泰始初与顾琛等举兵同叛,伏诛。
南朝宋时人,刘道产子。孝武帝时历为司徒右长史,黄门郎,临海、义兴太守。明帝时谋反被杀。
【生卒】:?—466
【介绍】:
南朝宋彭城吕人。以兄延孙之功,为司徒右长史。迁临海、义兴太守。明帝泰始初与顾琛等举兵同叛,伏诛。
【生卒】:?—1907【介绍】:清宗室,满洲正白旗人。咸丰九年,授宗人府笔帖式。同治间,累擢为理事官。光绪间自户部郎中历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三十年,以老病致仕。
【介绍】:明安庆府潜山人,字懿德。天顺三年举人。任杭州府通判,以梗介忤御史,即挂印归。御史追检其舟,惟敝簏盛书数卷,乃惭谢,道坚辞归。
【介绍】:清湖南武陵人,字幼芝,一字梅冶,晚号研北翁。乾隆十五年解元。历任宁德知县,台湾鹿耳门同知,北路理番同知。工汉隶。尝纂修《沅州府志》。有《海东日札》、《畬经堂集》、《研北诗馀》。
【介绍】:明广东海阳人,字仲修。术士。有《堪舆类纂人天共宝》。
字黄中,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绍兴进士。孝宗即位,迁屯田员外郎、恭王府直讲。指责权贵,出知江州。召为吏部员外郎兼庆王府直讲。历太常少卿,知湖、夔、潭州及兴化军、隆兴府等。召对,除兵部侍郎,与朱熹论学
【生卒】:1181——1226遵顼子,庙号献宗。光定十三年(1223),神宗遵顼自称上皇,德旺即位,改元乾定。与金朝恢复和好,共同抵抗蒙古,蒙军屡败西夏,德旺忧悸而死。在位四年。
【生卒】:?—前192【介绍】:西汉人。刘邦初起兵,恢以谒者从。任将军,从击诸侯,以右丞相守淮阳,有功,封故城侯。一作城父侯。
字季。济阳*(今河南兰考东北)人。仕梁为给事黄门郎。北齐末被俘入邺城。用为太子家令,北齐亡,逃还建业。
【生卒】:768—824【介绍】:唐河南河阳人,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韩介弟。德宗贞元八年进士。幼孤,由嫂抚养。及长,尽通《六经》、百家学。工诗文,自成一家。经其指授,皆称韩门弟子。董晋镇宣武
【介绍】:清江苏吴县人,一名逸,字吴山。有《易大象说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