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崔遵度

崔遵度

【生卒】:954—1020

【介绍】:

宋江陵人,徙淄川,字坚白。纯介好学。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擢著作佐郎。淳化中以荐迁殿中丞,出知忠州,坐为李顺破城贬。真宗景德初,召试舍人院,改太常丞、直史馆,为国史编修官。大中祥符中命为左司谏。九年,仁宗开府,命为王友,府中文翰皆其所作。国史成,拜吏部员外郎,改礼部郎中,又加吏部兼左谕德。未几,命使契丹,判司农寺。性寡合,喜读《易》。与物无竞,淳淡清素。掌右史十余岁,立殿墀上,常退匿楹间。善鼓琴。有《琴笺》及文集。


【生卒】:954——1020

字坚白,祖籍江陵(今属湖北)人。徙居淄州淄川。太平兴国进士,累官著作佐郎。淳化中,知忠州,李顺遣部将张余攻城,坐失城贬为崇阳令,移鹿邑。后为编修官,与路振同修《两朝国史》。大中祥符初,同修起居注。书成,拜吏部员外郎。官至判司农寺。善鼓琴,深得其妙,著《琴笺》及文集二十卷。卒,赠工部侍郎。


【生卒】:954—1020

【介绍】:

宋江陵人,徙淄川,字坚白。纯介好学。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擢著作佐郎。淳化中以荐迁殿中丞,出知忠州,坐为李顺破城贬。真宗景德初,召试舍人院,改太常丞、直史馆,为国史编修官。大中祥符中命为左司谏。九年,仁宗开府,命为王友,府中文翰皆其所作。国史成,拜吏部员外郎,改礼部郎中,又加吏部兼左谕德。未几,命使契丹,判司农寺。性寡合,喜读《易》。与物无竞,淳淡清素。掌右史十余岁,立殿墀上,常退匿楹间。善鼓琴。有《琴笺》及文集。


【生卒】:954——1020

字坚白,祖籍江陵(今属湖北)人。徙居淄州淄川。太平兴国进士,累官著作佐郎。淳化中,知忠州,李顺遣部将张余攻城,坐失城贬为崇阳令,移鹿邑。后为编修官,与路振同修《两朝国史》。大中祥符初,同修起居注。书成,拜吏部员外郎。官至判司农寺。善鼓琴,深得其妙,著《琴笺》及文集二十卷。卒,赠工部侍郎。


【生卒】:954—1020

【介绍】:

宋江陵人,徙淄川,字坚白。纯介好学。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擢著作佐郎。淳化中以荐迁殿中丞,出知忠州,坐为李顺破城贬。真宗景德初,召试舍人院,改太常丞、直史馆,为国史编修官。大中祥符中命为左司谏。九年,仁宗开府,命为王友,府中文翰皆其所作。国史成,拜吏部员外郎,改礼部郎中,又加吏部兼左谕德。未几,命使契丹,判司农寺。性寡合,喜读《易》。与物无竞,淳淡清素。掌右史十余岁,立殿墀上,常退匿楹间。善鼓琴。有《琴笺》及文集。


猜你喜欢

  • 许承宣

    【介绍】:清江苏江都人,字力臣,号筠庵。康熙十五年进士,官工科给事中,首陈扬州水利、赋役二疏。二十年,主陕西乡试,归卒于家。有《青岑文集》。

  • 阎若璩

    【生卒】:1636——1704字百诗。山西太原人。侨居淮安。山阳县学生员,太原补廪膳生。研究经、史,尤精通地理。著有《古文尚书疏证》八卷,证明《古文尚书》为伪造;《四书释地》五卷、《孟子生卒年月考》一

  • 纳穆札尔

    【生卒】:?—1758【介绍】:清蒙古正白旗人,图伯特氏。乾隆十年,授正白旗满洲副都统,寻调镶蓝旗。历户、工二部侍郎。十五年,随都统班第进驻西藏。官至正红旗满洲都统。后以靖逆将军,由库车会攻霍集占,阵

  • 陈用光

    【生卒】:1763——1835字硕士,鲁九皋外甥。嘉庆进士,由编修累官至礼部侍郎。先后从学于鲁九皋、姚鼐,重师友情谊。著有《太乙舟文集》。【生卒】:1768—1835【介绍】:清江西新城人,字硕士,一

  • 士孙奋

    【介绍】:东汉扶风人,字景卿。少为郡五官掾,居富而性吝。梁冀因以马乘遗之,从贷钱五千万,奋与之三千万,冀诬告奋母为其守藏婢,云盗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奋兄弟遂死狱中,资财悉没,计亿七千余万。

  • 蒋作辑

    【介绍】:清浙江海宁人,字韩方。诸生。工画,诗文亦有名。有《適园草》。

  • 豫让

    春秋战国间晋国人。初为范吉射和荀寅(中行氏)家臣,后任晋卿智瑶(即智伯)家臣,甚受宠信。赵、魏、韩共灭智氏,他矢志为智氏报仇,改姓换名,潜入宫中厕所,又用漆涂身,吞炭使自己变哑,一再谋刺智氏主要政敌赵

  • 杨广香

    南朝宋、齐时人,氐族。氐王杨难当族弟。宋灭仇池国,广香逃奔北魏,封阴平公,授茄芦镇主。后又降齐,授平羌校尉、沙州刺史。病卒。

  • 韦贯之

    【生卒】:760—821【介绍】:唐京兆杜陵人,本名纯,以宪宗庙讳,遂以字称。德宗建中四年登进士第。宪宗元和初为右补阙,寻转礼部员外郎。新罗人金忠义以机巧进至少府监,荫其子为两馆生,贯之持其籍不与,词

  • 楚共王

    【生卒】:?—前560【介绍】:春秋时楚国国君,熊氏,名审。庄王子。长期与晋争霸。共王十六年,楚救郑,与晋战于鄢陵,为晋所败,共王为晋将射中一目。将军子反嗜酒,王召子反,见其醉,怒而射杀之,罢兵归。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