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玄奘

玄奘

【生卒】:602—664

【介绍】:

唐僧。洛州缑氏人,俗姓陈,名祎。世称“三藏法师”。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年十三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博涉经论。太宗贞观三年由长安西行,辗转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陁寺学《瑜珈师地论》等论典。后遍游印度。十九年携经论六百余部归长安,其后二十年间与弟子译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撰有《大唐西域记》。


【生卒】:600-664

俗姓陈,洛州偃师(今属河南)人。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为广求异本参验佛经讹谬,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十九年,从印度归抵京师,携回佛典六百五十七部。受诏于弘福寺等处翻译,数年间,译出七十五部。他还据游历所经诸国之见闻,撰成《西域记》十二卷。


【生卒】:602—664

【介绍】:

唐僧。洛州缑氏人,俗姓陈,名祎。世称“三藏法师”。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年十三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博涉经论。太宗贞观三年由长安西行,辗转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陁寺学《瑜珈师地论》等论典。后遍游印度。十九年携经论六百余部归长安,其后二十年间与弟子译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撰有《大唐西域记》。


【生卒】:600-664

俗姓陈,洛州偃师(今属河南)人。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为广求异本参验佛经讹谬,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十九年,从印度归抵京师,携回佛典六百五十七部。受诏于弘福寺等处翻译,数年间,译出七十五部。他还据游历所经诸国之见闻,撰成《西域记》十二卷。


【生卒】:602—664

【介绍】:

唐僧。洛州缑氏人,俗姓陈,名祎。世称“三藏法师”。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年十三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博涉经论。太宗贞观三年由长安西行,辗转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陁寺学《瑜珈师地论》等论典。后遍游印度。十九年携经论六百余部归长安,其后二十年间与弟子译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撰有《大唐西域记》。


猜你喜欢

  • 舒邵

    【介绍】:东汉陈留人,字仲膺,一作仲应。与兄舒伯膺有令名于时。袁术时曾为阜陵长。献帝建安二年为沛相。术以米十万斛与之为军粮,乃悉以赈给百姓。术怒而将斩之,邵以宁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对,乃获赦。初,

  • 奚仲

    【介绍】:或作任奚。夏代人。任姓,黄帝后裔。禹之臣。相传擅长造车,始创配马拉车。为车正。封于薛,为薛国始祖。后迁于邳。

  • 王珍

    【介绍】:金元间大名南乐人,字国宝。金末以乡兵降蒙古,署军前都弹压。宋将彭义斌入据大名时,珍弃家还军。授大名路治中。累官为同知大名府事、兼兵马都元帅。窝阔台汗时授总帅本路军马管民次官,移戍睢州,进本路

  • 崔伯驎

    僧渊子。仕魏至中坚将军、冀州长史。宜武帝末,法庆在冀州起兵,伯驎率军镇压,兵败被杀。【生卒】:?—515【介绍】:北魏清河东武城人。崔僧渊子。初仕奉朝请,迁乐陵太守,加中坚将军,兼冀州长史。为冀州农民

  • 胡毋辅之

    【生卒】:约269—318【介绍】:西晋泰山奉高人,字彦国。嗜酒任达,与王澄、王敦、庾号为四友。试守繁昌令,节酒自励,有能名。迁尚书郎。豫讨齐王司马同,赐爵阴平男。为乐安太守,昼夜酣饮,不视郡事。渡江

  • 李国用

    【介绍】:元登州人,寓杭州。能望气占吉凶,兼相术,世称神相。为人崖岸倨傲,时贵亦颇敬之。

  • 仰忻

    【生卒】:?——1108字天贶,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力学,以笃行著称。年五十余,持母丧,尽孝礼。躬自负土,筑庐于其墓侧,有慈乌、白竹之瑞。绍圣中,郡守杨蟠表其里为“孝廉坊”。大观二年(1108),

  • 张杞

    【介绍】:明湖广黄陂人,字迂公。有《和花间词》。

  • 延寿

    【生卒】:904—975【介绍】:宋僧。杭州人,俗姓王,字仲玄,号抱一子。弃吏出家,吴越时住永明寺。雅好诗道。宋开宝间卒,赐号智觉禅师。有《宗镜录》、《感通赋》、《万善同归录》等。

  • 黄一道

    【介绍】:明广东揭阳人,字唯夫。黄勋子。正德十六年进士。嘉靖中,由户部郎中出知福建兴化府。筑海堤、救旱灾,多利民之举。十四年,被劾受贿脱死囚,落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