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集。唐卢献卿撰。司空图《注愍征赋述》谓卢献卿撰《愍征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为一卷,《宋史·艺文志七》同。其后未见刊行著录,当已亡佚。
即近体诗。自唐以后,诗歌在句数、字数、平仄、押韵和对仗诸方面的格律上都形成的一定的规则,且成为诗歌创作的主要样式,因称格律诗。因其区别于古体诗,故又称近体诗、今体诗。
相传西周的召伯曾在甘棠树下处理政务,《诗·召南·甘棠》即歌其事。诗中有“蔽芾甘棠”句,后世因以“蔽芾”为歌颂好官或其德政之典。刘长卿《奉和赵给事使君》:“庭顾婆娑老,邦传蔽芾新。”
楼名,在江苏扬州市。南朝梁萧统建。或言为其读书处。李益《送襄阳李尚书》:“俗尚《春秋》学,词称文选楼。”
春秋鲁国人,字子木,孔子弟子,曾从孔子学《易》。商瞿年三十八而无子,其母想再给他娶一妻室。孔子派他到齐国去,他母亲请孔子不要让商瞿去,孔子说商瞿四十岁后当有五个儿子,现在不必担心。后果如孔子之言。见《
【介绍】:生平无考。《全唐诗逸》收残句4联。
【介绍】:白居易元和十年(815)写于贬江州司马赴任途中。蓝桥驿在蓝田县东南,为唐代长安通往河南、湖北的一个中途站。元九,即元稹。当年正月元稹被召回长安,过蓝桥驿逢春雪;八月诗人被贬经蓝桥驿遇秋风。前
【介绍】:孟郊《织妇辞》诗句。纨素。白绢之意。蓝缕,即衣衫褴褛之意。诗句对织者无衣的不公现象提出质问,是反映此类社会现象较早的诗句。
【介绍】:岑参作。一作《奉和杜相公发益昌》。写于大历元年(766)作者随杜鸿渐入蜀平乱途中。诗以壮阔秀丽的巴蜀山川景物衬写大军出征的雄壮气势,表现了将士们乐观、旺盛的战斗情绪,也反映了作者要求迅速平定
【介绍】:见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