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甫墓

杜甫墓

有多处。在河南省偃师市西首阳山下杜楼村有一处。墓为青砖所砌,八角形。墓北有其远祖杜预墓。墓前有石榴一株,墓门书“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大历五年(770)杜甫病死于潭州至岳阳的湘江舟中,于当地藁葬。因杜甫有生不能与远祖杜预齐名,死定与其并葬之遗嘱,其孙嗣业于其死后43年,将其遗骨迁至偃师杜楼。据县志载,墓在清初已被村民平为麦地。乾隆十一年(1746),偃师县令朱续志为其造茔树碑,并重修杜甫祠。乾隆五十五年(1790),河南尹张松孙,偃师县知县汤毓倬又重修扩建了杜甫墓。其二在河南省巩义市西北康店镇康店村邙山岭上。墓冢直径十米许,冢前立有两石碑,一通为清康熙十九年(1680)河南参政杜漺立,有碑文,题曰“巩县杜少陵先生墓碑记”,碑文叙述其访墓、祭墓、捐俸为杜甫修墓葺祠及设飨奉祀情况。一通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巩县知事陈龙章立,正中童钰楷书“唐杜少陵先生之墓”。杜甫墓东依次排列两小墓冢,乃杜甫长子宗文、次子宗武墓。1991年,又在原杜甫墓基础上,扩建为杜甫陵园,内立杜甫石像及当代书法石刻多宗。其三在今湖南省耒阳城北原杜陵书院内(今耒阳第一中学)。墓为圆土堆,直径二米许。墓前立石碑,刻有“有唐工部杜公之墓”,为衣冠冢。此墓唐时有人吟咏,南宋景定四年(1263)重修。其四在今湖南省平江县(唐时为昌江县治)城南三十里之小田村。坟为馒头形,墓围高一米,直径约八米,一室二耳,均为楔形砖砌成。附近多杜姓世居。墓碑上题“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公之墓”。其五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南三公里之岘山脚下。杜甫祖籍襄阳,后迁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东北)。杜甫于大历五年(770)客死湖南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后其孙嗣业运送遗骸至河南安葬,途经襄阳时留下衣冠,起冢葬于此地。现墓冢尚存,石碑已佚,现有墓碑为当地文物部门重立。

猜你喜欢

  • 宝月

    ①月亮的美称。鲍容《怀惠明禅师》:“雪山世界此凉夜,宝月独照琉璃宫。”②人名。南朝齐时僧人,本名康宝月。善解乐律,诗句清新。韩栩《同中书刘舍人题青龙上房》:“笑说金人偈,闲听宝月诗。”

  • 幽忧子

    【介绍】:见卢照邻。

  • 张荐集

    文集。唐张荐撰。权德舆《赠礼部尚书张公(荐)墓志铭并序》谓有文集三十卷,《旧唐书·张荐传》谓有文集三十卷传于时。《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张荐集》三十卷。其后未见著录,当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三首、联

  • 韦建

    【介绍】:字士经,一字正封,行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任河南令、太子詹事。德宗贞元五年(789)以秘书监致仕。与萧颖士、刘长卿、高适等友善。《全唐诗》存诗2首。

  • 江火明沙岸,云帆碍浦桥

    【介绍】:祖咏《泊扬子津》诗句。意思是江边渔火映照得沙岸一片明亮,众多回家的渔船拥挤在桥畔,使桥洞为之堵塞。二句写在扬子江渡口停泊时所见日暮水乡景象。“明”、“碍”二字,用得生动传神。

  • 嶰谷

    昆仑山北谷名。产竹,相传黄帝曾派伶伦取竹于此,以制乐器。虞世南《赋得临池竹应制》:“龙鳞漾嶰谷,凤翅拂涟漪。”

  • 厌生求死

    只想死去,不愿生存。谓已对人世厌倦。刘商《胡笳十八拍·第二拍》:“马上将余向绝域,厌生求死死不得。”

  • 齐宫

    【介绍】:温庭筠作。写齐宫绮丽景致,感叹盛世不再。前6句以春日景色为背景,勾勒粉香鬓影的宫庭生活,末两句对残阳而嗟叹。以乐景写哀,华美的景象与凄迷忧伤的心境糅合在一起,全诗笼罩在悲凉的气氛中。

  • 旷世谪仙李太白

    何美玲著。台湾庄严出版社1982年出版。全书分为三部:“江山才子书剑行”以塞外曲、少年游、青云梦、老骥吟叙述李白生平。“笔下烟云傲诗坛”选诗二十首赏析。“旷世才调夸古今”评价李白诗歌。

  • 李浩

    【介绍】:字太素。唐末隐于青城山牡丹坪,与道士尔朱翱同游。传其后来升仙。曾有《大丹诗》百首行世。《全唐诗》存诗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