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678—747【介绍】:字泰和,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李善之子。长安初,李峤、张廷珪荐其词高行直,授左拾遗。宋璟劾奏张昌宗,邕于天后前抗言助之。少帝唐隆元年(710)召为左台殿中侍御史。
钓鱼和筑城。指周时吕尚遇于钓溪和商时傅说举于版筑之事。后常作为君臣遇合之典。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钓筑乘时用,芝兰在处芳。”
三国魏人,曾任尚书,为人公正亮直,评人论事不怀私心,好选拔贤明。见《三国志·魏志·崔琰传》。后因用为咏尚书之典。张九龄《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人思崔琰议,朝掩祭遵公。”
中书省的别称。白居易《中书连直寒食不归因怀元九》:“今年寒食夜,西省凤池头。”
《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闲步游于下邳桥上,一自称为黄石的老者堕其履于桥下,令张良下桥取履。张良忍怒取履又长跪为老者穿上。老者令张良于夜半在此桥下等他,经三个五日,张良夜未半往下邳桥,老者授其《太公兵
【生卒】:656?—712?【介绍】:唐代诗人。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或一为郡望,一为实籍。排行五,一说十一。高宗上元二年(675)登进士第。武后天
【介绍】:唐代诗人。真,一作贞。生卒年、籍贯不详。高宗总章元年(668)为乾封县令。历任司封员外郎、吏部员外郎。调露二年(680)四月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相高宗。同年九月罢为相王府长史。文明元年
笔记。又名《升平源》。题唐吴兢著。一作陈鸿撰,均可疑。是书一卷,记姚崇(本名元崇)借骑射向玄宗进言,提出施行仁义、不求边功、禁止宦官贵戚干政、禁绝营建佛寺道观、奖励群臣劝谏等十条建议,玄宗一一允诺,崇
【介绍】:朱庆馀作。该诗抒发了诗人厌倦功名、企慕隐逸的思想情感。桑田、杨柳、美酒、竹径、柴门,构成一片清美安恬的意境,引人遐思。这是他仕途受挫时的一种理想寄托。该诗对仗工整,格调高雅,深受读者喜爱。
①飘飞的蓬草。贾岛《送友人游塞》:“飘蓬多塞下,君见益潸然。”②谓飘泊无定,犹同飞蓬。韦应物《赠冯著》:“契阔仕两京,念子亦飘蓬。”杜甫《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