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裴度

裴度

【生卒】:765—839

【介绍】:

字中立,行十六,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官刑部侍郎时以力主削藩与武元衡同遭暗杀,幸未死。宪宗、穆宗、敬宗朝三历宰相。元和十二年(817)以平淮西叛镇吴元济,封晋国公,世称裴晋公。文宗时加中书令,人称裴令公。以宦官专权,国运衰微,晚年在洛阳绿野堂以自适,与白居易刘禹锡唱和甚密。为古文主张顺其自然,反对怪奇。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1卷及联句9首,《全唐诗补编》补诗1首又2句。

【生卒】:764—839

【介绍】:

唐代散文家、诗人。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排行十六。贞元五年(789)进士及第。八年(792)登博学宏词科,补校书郎。十年(794)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调河阴尉。元和六年(811)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历司封郎中、中书舍人。九年(814)迁御史中丞。力主削平藩镇,为宪宗所宠信。十年(815)拜刑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二年(817)为彰义军节度使,负责征讨淮西,韩愈李正封冯宿等从度出征。乱平,封晋国公。十四年(819)出为河东节度使。长庆二年(822)守司空(一作司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罢为尚书右(一作左)仆射,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宝历二年(826)守司空、同平章事,复知政事。引南卓为拾遗。大和四年(830)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八年(834)充东都留守,辟皇甫湜为从事。筑绿野堂以自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饮宴唱和。开成二年(837)为河东节度使。四年(839)拜中书令,是年卒,终年七十六(一说七十五,误)。世称裴晋公、裴令公。为人操守坚正,能言善辩,忠于国事,功勋卓著。晚年稍浮沉以避祸。工文能诗。《答李翱书》强调文章应以表达心意、事理为主,力求平实通顺,反对“偶对俪句,属缀风云,羁束声韵”,又反对“磔裂章句,隳废声韵”,对抵制古文运动中的偏向有一定意义。文多赋、表、疏、碑铭等,陈情说理,记事状物,题旨正大,感情充沛,文理畅达,言辞简劲辩洽,尤长于政论。《论元稹魏宏简奸状疏》揭露时弊,反映现实,辞情激切,是唐人疏奏名篇;《却赐玉带表》仅二十六字,词简意赅,为短篇佳作。诗多酬和题咏、送别记游之作,写思归慕隐情志,“语多质直浑厚,计应似其为人”(《苕溪渔隐丛话》卷一八引《蔡宽夫诗话》)。《溪居》、《中书即事》为传世佳作。有《裴度集》二卷,见《宋史·艺文志七》;《书仪》二卷、《汝洛集》(与刘禹锡唱和)一卷,见《新唐书·艺文志》,并佚。《全唐文》存文二卷,《唐文拾遗》补二篇;《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一首、断句二句。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商山翁

    见“商山四皓”。

  • 寄谢

    传告;告知。李白《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寄谢山中人,可与尔同调。”杜甫《莫相疑行》:“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 唐四名家集

    明毛晋辑。一名《唐人四集》。有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本,191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之影印,又有明吴江费氏寒松堂刻本。共辑录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兄弟《窦氏联珠集》1卷;李贺《歌诗编》4卷、《集外诗》

  • 河汉桥

    即鹊桥。民间传说天上的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喜鹊来搭成桥,称鹊桥。杜甫《哭王彭州抡》:“旷望渥洼道,霏微河汉桥。”

  • 和友人鸳鸯之什三首

    【介绍】:崔珏作。《全唐诗》无“三首”二字。此为唱和之诗。鸳鸯,水禽,毛羽五彩斑斓,性情温驯,雌雄相依相随,形影不离,常用来比喻人的爱情专一,相亲相爱,生死与共和坚贞不渝。这三首七言律诗同咏一题,把鸳

  • 三谏

    臣谏君三次。此为尽了为臣之礼。语出《礼记·曲礼下》:“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窦常《谒三闾庙》:“君非三谏寤,礼许一身逃。自树终天戚,何裨事主劳。”

  • 却略

    ①退身。表示谦恭。顾况《酬本部韦左司》:“却略欲一言,零泪和酒倾。”②脊背隆起貌。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坡陀因厚地,却略罗峻屏。”温庭筠《和周繇》:“却略青鸾镜,翘翻翠凤?。”

  • 唐朝美

    【介绍】:后唐庄宗时优伶。庄宗喜其作新橘诗先成,赐软金杯。《全唐诗补编·续补遗》收此诗。

  • 定御

    【生卒】:?—968【介绍】:五代时闽僧。乾德中居仙游高田院。《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 轩鹤

    ①乘轩的鹤。《左传·闵公二年》:“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后以“轩鹤”喻指受宠幸的人。白居易《幽居早秋闲咏》:“轩鹤留何用,泉鱼放不还。”②喻指出类拔萃的人。韩愈《醉赠张秘书》:“张籍学古淡,轩鹤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