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出使西域

东汉初年,匈奴控制西域,赋税沉重,诸国不堪忍受,遣使至汉求内属。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窦固率师分道出塞,伐北匈奴,并遣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班超,以假司马身份将兵别击伊吾卢(今新疆哈密),战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打开了通西域的大门。为争取西域诸国断绝和匈奴的联系,班超与郭恂率三十六吏士奉命出使西域。他们袭杀北匈奴使者,控制鄯善。于阗亦杀北匈奴使者,归服汉朝。次年,废亲北匈奴的疏勒王,改立故疏勒王子为疏勒王,巩固了汉在西域的统治。汉明帝死,北匈奴卷土重来,焉耆诸国杀汉西域都护陈睦。疏勒、于阗苦留班超,班超率众坚守疏勒。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班超依靠疏勒、康居诸国力量,击平姑墨石城。东汉朝廷亦先后三次派兵援助班超。章和元年(公元87年),班超发兵降服莎车,威镇西域。汉和帝永元元年至三年(公元89年—公元91年),窦宪大破北匈奴,耿夔围北匈奴单于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迫使北匈奴西迁。永元二年,班超率兵击退越葱岭入侵的月氏。次年,班超为西域都护。永元六年,平定焉耆。至此,西域五十余国悉纳贡内属,丝绸之路重新畅通无阻,班超以功封为定远侯。永元十四年,班超返回洛阳。班超在西域三十年,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汉和西域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发展。

猜你喜欢

  • 马关条约

    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关于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清政府议和全权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与日本政府全权代表、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在日本马关

  • 吴奤儿起义

    明初贵州苗族人民起义。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吴奤儿领导五开(今贵州黎平一带)苗族人民起义,自称“刬(铲)平王”,古州(今贵州榕江)十二个长官司全都响应,号称二十万众,杀指挥佥事过兴等。洪武十八

  • 民元约法

    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洋务运动

    旧称“同光新政”或“自强新政”。“洋务”一词由“夷务”衍变而来, “夷夏之辩”遂变为华洋对称之词。“洋务运动”之名,史乘不见著录,不知谁代所首创,而约定俗成, 沿用已久。洋务运动是指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

  • 满文

    满族的文字。女真族初无文字,金太祖仿契丹字创制女真大字,熙宗又制女真小字,盖皆脱胎于汉字。至清时其字均已失传不用。清太祖时,始仿蒙古字制满族文字,太宗时又附增圈点而字渐增多,是为满文,当时称为国书。其

  • 萍浏醴起义

    清末同盟会策动的武装起义。1904年(光绪三十一年)华兴会发动长沙起义失败,次年会党首领马福益被捕遇害,加深了会党群众对清政府的仇恨。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湘、赣两省发生灾荒,两省交界的萍、浏、醴

  • 钟明亮起义

    元初福建农民起义。首领钟明亮,畲族,福建汀州(今福建长汀)人(一说广东循州人)。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冬,钟明亮率汀州畲民起义,拥众十万。至元二十六年,起义军攻赣州,袭宁都,据秀岭,声势甚大。

  • 陈国役人暴动

    春秋中期,陈哀公之弟公子黄与贵族庆氏争夺政治权力,于公元前550年乘哀公朝楚之机,借楚人的力量进攻庆氏。庆寅、庆虎公开叛楚,强令陈人筑城抗拒楚军。筑城的夹板坠落,庆氏杀筑城役人示惩。役人不堪忍受,相互

  • 属珊

    辽侍卫亲军之一。述律后(即应天皇后)在跟随太祖阿保机征战,或留守宫帐时,由俘获的蕃汉人户中拣选壮勇约两万人,组建一支侍卫精锐部队, 战斗力极强。因珍视之如珊瑚, 故名“属珊”。述律后死,属珊被改编为御

  • 甘英出使大秦

    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西域都护班超派遣都护掾甘英出使大秦 (罗马帝国)。甘英出龟兹(今新疆库车),经疏勒(今新疆喀什),越葱岭,过无雷(今帕米尔)至大月氏(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区),出木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