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管仲治齐

管仲治齐

春秋前期, 管仲(名夷吾、字仲)经齐国大夫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相,改革齐国内政。其具体措施主要有:一是实行国、野分治, “三其国而伍其鄙”。分齐的国都及其近郊地区为二十一乡,其中士乡十五,工乡和商乡各三;分齐鄙野为五属。设各级官吏管理,不准士、农、工、商杂处。二是在士乡中实行军政合一的制度,将每五家组成一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每家出一人当军士,十五个士乡共组成三军三万人的队伍,扩大了国家常备兵的兵员。三是对鄙野的农民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税收政策,即按土质肥瘠征税,防止因赋税不均引起农民的流徙。四是选拔人材,规定乡和属都要推举人才, 否则以“蔽贤”、“蔽明”论处。士经过三次审选,可为“上卿之赞”。五是发展渔盐业,统一管理山林川泽,促进贸易以及用金属赎罪的办法扩充国家军备等等。管仲相齐四十余年,深受齐桓公信任,被尊为“仲父”。上述各项改革,使齐国收到了富国强兵的明显效果,齐桓公依靠强大的国力,一跃而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猜你喜欢

  • 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人民反对清政府对外出卖铁路主权的爱国运动,亦称保路风潮,是收回利权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11年5月(宣统三年四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准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随后

  • 禹会塗山

    传说禹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部落联盟首领的地位,在塗山(今安徽蚌埠市西淮河东岸)召集的夏、夷各部落首领的大会。据《左传》记载,参加大会的部落首领有上万人,并且在会上都以玉帛向禹朝贡,行臣服礼节。这次大会被

  • 卫满入朝鲜

    卫满,燕人。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燕王卢绾反,兵败逃入匈奴。卫满聚集一千余人,也渡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一说为今大同江或鸭绿江),逃亡至朝鲜,居住在秦时统辖过的边塞空闲之地。随当地风俗,穿蛮夷

  • 北京兵变

    1912年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辞职时曾提出临时政府地点应设于南京,新任总统须亲到南京就职和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项条件,企图借以约束袁世凯。孙中山一再催袁南下就职

  • 二李起兵

    宋初原后周节度使李筠、李重进起兵反宋事件。赵匡胤发动兵变代周建宋后,原后周一些藩镇节度使心怀异志,密谋起兵反抗。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四月,久据上党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连结北汉,起兵于泽州(今山西晋

  • 安北都护府

    唐在大漠地区设置的最高统治机构。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改翰海都护府而置。治所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东端的哈尔和林北,统领碛北铁勒诸部族府州,辖境相当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及苏联西伯利亚南部一带。武则天

  • 彭普贵起义

    明初四川农民起义。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四川眉县人民在彭普贵领导下起义,杀知县颜师胜,攻占忠州(今四川忠县)等十四个州县。同年,被平羌将军右御史大夫丁玉镇压。

  • 殿前诸班

    五代时后唐曾选诸军骁勇者为亲军,分置四指挥,号从马直。后周始设殿前诸班,选武艺超绝者为之,有散员、散指挥使、内殿前直、散都头、铁骑、控鹤等班号。殿前诸班系皇帝亲兵,与侍卫马军、步军平列。其长官为殿前都

  • 陈天华之死

    陈天华出生于湖南,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留学日本。次年一度返国,参与黄兴策划的长沙起义,事败亡命日本。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成为重要成员。同年12月8日(十一月十二日)为抗议日本文

  • 郑国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一说今陕西凤翔),是为郑桓公。周幽王时,桓公任周司徒,见西周将亡,乃将财产和家族东迁到虢(即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与郐(今河南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