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西洋考

东西洋考

十二卷。张燮撰。张燮(1574-1640),字绍和,别号海滨逸史。福建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举人。以博学知名于时。由于当时海外贸易的需要,张燮应海澄县令陶熔之请撰写了《东西洋考》。这部相当于海外贸易通商指南的书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完成。并由漳州地方官主持刻印出版。此书共分十二卷,包括《西洋列国考》四卷,《东洋列国考》一卷,《外纪考》一卷,《饷税考》一卷,《税琇考》一卷,《舟师考》一卷,《艺文考》二卷,《逸事考》一卷。包括了漳州地区海外贸易的各方面情况。它详细介绍了当时东西洋二十余国的历史沿革及山川、物产、贸易往来及进入我国港口内各国商船的货物种类、税收制度。特别是根据沿海舟师们的经验记述下有关航海的情况,如航程、航路、气象、潮汐等,对我国航海史,交通史研究有重大意义。此外,书中还记有关于台湾的材料。明时,台湾已被收复。故书中将台湾称为“东番”,列为《东洋列国考》的附录。对台湾人民生活、经济状况、地理风貌、社会习俗等,做了详尽的介绍,但由于作者本人未曾到过海外,书中所记是大量地利用了当时的档案文件、邸报材料及私人采访正理而成。故内容难免有失实的地方,又因作者仅从漳州这一地区来看待海外贸易及与海外诸国的关系,也难免失之全面。此书是在地方官的主持下编撰,故也带有一定的官方色彩。尽管如此,它所记载的内容仍不失为中外关系史及中国南洋交通史的珍贵资料。此书有明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惜阴轩丛书》本、坊刻本等。

猜你喜欢

  • 书序略考

    一卷。未题撰述者姓名。在每条之下都有“举案”二字,可能是清代学者方世举。此书也没有序例,大略是根据《史记》来证《书序》。认为司马迁曾问学于孔安国,孔安国家书及序都载于《史记》。《史记》没有记载的原因,

  • 浮沚集

    八卷。宋周行己(约1104前后在世)撰。周行己,字茂权,号浮沚,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元祐六年(1091)进士,为本州教授,后官至秘书省正字,出乐清知县。著有《浮沚集》。行己文集多有刊本。

  • 汤潜庵文集节要

    八卷。清彭定求(1645-1719)编。彭定求为清代诗文作家。字南止,又字访濂,晚号止庵,学者称“南畇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一甲一名进士,授编修,迁国子监师业,晋侍讲。

  • 台州丛书己集

    十二种,四十八卷。民国杨晨编。杨晨字定夫,浙江黄岩人。辑有《续台州丛书》、《台州丛书续集》。本丛书收台州宋人著作三种,元人著作九种,均为诗文集。其中宋吴芾《湖山集》十卷、宋陈耆卿《筼窗集》十卷、元丁复

  • 凤氏经说

    三卷。凤应韶(一作凤韶)(1741-1811)撰。应韶字德隆,江苏江阴(今江阴县)人,清学者。岁贡生。所居滨江,教学授徒以为生,独守一经,七十一岁卒。除本书外,尚著有《五经辨证》、《读书琐记》、《仪礼

  • 夏仲子集

    六卷。清夏炯(1795-1846)撰。夏炯字仲子,一字卯生。安徽当涂人。少年时代在程瑶田、凌廷堪、其师汪莱诸海内通人门下聆其议论,志于汉唐诸儒之学。嘉庆二十一年(1816)工部尚书白小山视学安徽举科试

  • 可园诗话

    八卷。清陈作霖(1837-1920)撰。陈作霖生平见《可园诗存》条。原署重光耄道人。陈作霖论诗不标榜宗派,此编以记述诗人事迹及载录诗作为主,理论阐述极少。作者在《例言》中说:“兹编搜采,以见闻所及为断

  • 桐山诗集

    十卷。明王伟(?-约1469)撰。王伟,字士英,湖南攸县人。明正统元年(1436)进士,历官户部主事,累擢兵部右侍郎。其所著尚有《诗学正蒙》,但久已散佚不存。另外其吴琛序刻本《桐山文集》,今亦未见。是

  • 中国政俗考略

    一卷。美国佑尼干(1857——1920)撰,美国林乐知(详见《中国关系论》)、吴江任保罗(廷旭)同译。佑尼干,美国领事官,律师。1885年任驻日本神户总领事;1893年被派为驻上海总领事,直到1897

  • 皇极经世书解

    十四卷。清王植(详见《四书参注》)撰。宋人解《皇极经世书》者,有邵雍之子邵伯温将其书分为十二卷,使一至六卷为《元会运世》、七至十卷为《律吕声音》、十一至十二卷为《观物篇》;又有赵震将《元会运世》六卷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