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临春阁杂剧

临春阁杂剧

清吴伟业(1609-1672)撰。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国子监祭酒等。事迹参见《梅村集》条。吴伟业在戏曲创作方面也有一定贡献,主要剧作有杂剧《通天台》、《临春阁》、传奇剧《秣陵春》等,均署名灌隐主人。《临春阁》一剧写主人公谯国夫人洗氏,以妇女之身,任岭南节度使,凡岭南岭北之刺史,以至缅甸、真腊等国,皆服之。陈后主嘉其功,欲升任之为岭南都护府大将军,命贵妃张丽华草诏书,召洗氏至临春阁赐宴,而命狎客江总、孔范及张贵妃、女学士袁大舍陪席。翌日张贵妃与洗氏及袁学士共赴青溪山下张女郎庙中听庐山智胜禅师讲经。禅师知陈将亡,暗喻其意,且谓洗氏曰:“他日至越王台下,当知此意。”洗氏与张贵妃作别,归岭南。未几,闻隋兵攻江南,洗氏起义兵赴江南,途中宿营于越王台下,夜梦张贵妃来,叹语悲运,醒得急报,江南失陷,后主出降,张贵妃及孔贵妃均已自缢。忽有一僧来投书,拆视之,则为智胜禅师所题之诗,点示玄机者,洗氏乃解甲,遣散诸军,入山修道。此剧亦为哭明亡之作,似以陈后主比明福王者。此剧缺乏生动景致,非佳构,要之吴伟业之诸作,词曲固佳,以此剧而言,则非成功。但以时代背景观之,不胜感慨,令人恻然伤心,固可传之作也。有《杂剧新编三十四种》本、《暖室汇刻》本。

猜你喜欢

  • 增订武城县志续编

    十五卷,首一卷。清王延纶纂修。王延纶,字鹤芝,定州人。光绪进士。宣统二年(1910)任武城县知县。王延纶任县令后,以邑志自道光二十一年(1841)县令厉秀芳重修后,又多年未修,于是筹款设局,重新纂辑。

  • 海岱日记

    一卷。清张榕端撰。张榕端,字朴园,磁州(今河北磁县)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三十五(1696)年,张榕端奉敕东祭,正月离京,登泰山,历沂山、东海,往返四

  • 皇甫持正文集

    六卷。唐皇甫湜(约777-830)撰。皇甫湜,字持正,睦州新安(浙江淳安)人。唐宪宗元和元年(806)进士及第,官至工部郎中。性急好酒,恃才傲物,多次触犯同僚,遂自求分司东都,被东都留守裴度召为判官。

  • 读礼条考

    二十卷。清王曜南撰。安徽婺源县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皆不详。王曜南平生致力三礼。因礼书自汉郑玄以来异说蜂起,而宋儒则一反汉儒重考据的传统专重“理”、“义”。王曜南则吸取汉儒、宋儒各自的长处,尤推崇宋儒,

  • 黄杨集

    三卷。《补遗》一卷。元华幼武(1307-1375)撰。幼武字彦清。无锡(今属江苏)人。笃于孝友,不求仕进。曾筑春草堂以奉母,极尽孝道。好吟咏。友人陈方题其集为黄杨,或许因其爱诗甚笃,勉其无厄运于闰之故

  • 周易指

    三十八卷。清端木国瑚(1773-1837)撰。端木国瑚字子彝,又字井伯,号鹤田,晚号太鹤山人。浙江青田人。早年因词章深受阮元所器重。中嘉庆三年(1798)举人,道光中受人推荐相吉地,叙劳授内阁中书。著

  • 留春草堂诗钞

    七卷。清伊秉绶(1754-1815)撰。伊秉绶,字组似,号墨卿、墨庵,福建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授刑部主事,擢员外郎。嘉庆三年(1798)为广东惠州知府,后任扬州知府。工书,尤擅隶书,

  • 弧矢算术

    一卷。明顾应祥(详见《测圆海镜分类释术》)撰。我国第一个对弧、矢、弦之关系加以研究的是宋朝沈括(1031-1095),在《梦溪笔谈》卷十八中他给出了“会圆术”,由弦、矢求弧长的近似公式,这可从《九章》

  • 片玉斋存稿

    二卷。明丁元复撰。元复字玉阳,一字应阳。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至浙江参议。此编有诗部、文部各一卷,均以体类为序编次。诗部有古风四首,排律十一首,五言律诗三十九首,七言律诗八

  • 发微论

    一卷。南宋蔡元定(详见《律吕新书》)撰。《发微论》一书,是蔡元定所撰相地之书。其书列《刚柔》、《动静》、《聚散》、《向背》、《雌雄》、《强弱》、《顺逆》、《生死》、《微著》、《分合》、《沉浮》、《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