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正义表

五经正义表

一卷。卢文弨(1717-1796)录。卢文弨初名嗣宗,字绍弓,一作召弓,号矶渔,又号檠斋,粲斋,晚更号弓父,又号抱经,署鬯庵,万松山人,人称抱经先生,浙江余姚(今浙江杭州)人,清著名的校勘学家、经学家、藏书家、文学家。据《清史稿·卢文弨传》记载:“乾隆十七年(1752)一甲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上书房行走。历官左春坊左中允、翰林院侍读学士。”官湖南学政,以言州县吏不应杖辱生员左迁。后历主江浙各书院讲席,以经术导士,江浙士子多信从之,学术为之一变。晚年讲于钟山、娄东、龙城等书院。文弨潜心汉学,与戴震、段玉裁友善。好校书,所校书参合各本,择善而从,颇引他书而改本书。所校《逸周书》、《孟子音义》、《荀子》、《吕氏春秋》、《新书》、《韩诗外传》、《春秋繁露》、《方言》、《白虎通》、《独断》、《经典释文》诸善本,镂板惠学者。又苦镂板难多,则合经、史、子、集三十八种而名之曰《群书拾补》。所自著书有《抱经堂集》三十四卷、《仪礼注疏详校》十卷、《钟山杂记》四卷、《龙城杂记》三卷、《广雅释天》二卷。皆使学者是正积非,蓄疑涣释。卢文弨著述校勘繁富,《抱经堂丛书》收录经、史、子、集各个方面书籍校补二百六十二卷。卢文弨精于校勘。校勘时不墨守一家,不专主一说,博采众家,从文字考订中作出较为可信的新见解,使之成为善本。注释汉唐经学诸书汇刻为《抱经堂丛书》,集书十五种,最为精审。《五经正义表》刊本,俱缺。《文艺英华》亦不载。只有明钱保孙影抄宋本《周易注疏》书首载有此表,文弨据此录出,其“勅”字唐人皆作“勑”,并提行刊印,俱仍照旧。只有宋讳缺笔字,则为改正。卢文弨刊印此表,列在《群书拾补》的首篇。此《表》列为一卷,收入《抱经堂丛书》。

猜你喜欢

  • 钝安诗

    十二卷。《补遗》二卷。傅熊湘(1882-1930)撰。生平见《国文法》条。《钝安诗》的前十卷为作者亲手编订,其中,前八卷始于民国辛亥(1911年),迄于民国十三年(1924),为古今体诗,凡少时作品与

  • 周易引经通释

    十卷。清李钧简撰。钧简字秉和,湖北黄冈人,乾隆进士,官至卿贰。作者以为《易》为五经之原,论语学易章后,继言诗书执礼,故依通行注疏之顺序,博采书、诗、三礼、三传、论语、孟子、国语、大戴记、尔雅、逸周书、

  • 玉华洞志

    十卷。清廖鹤龄撰。廖鹤龄,字云友,福建将乐人。岁贡生。玉华洞在将乐县南十里许,以奇丽鸣天下。万历二十年(1592),海阳人林熙春任将乐县知县,爱玉华洞,认为天下罕见,因撰《玉华洞志》,此为首创。后顺治

  • 易纬

    不分卷。清黄奭辑。黄奭字右原。江苏甘泉(今扬州)人。道光中钦赐举人。此本所辑为易纬中不指名何书,或有书名而条数无多者,计二十一条。其中引自《汉书·五行志》一条、《隋书·王劭传》三条、《文选注》两条、《

  • 黔书

    二卷,清田雯纂修,田雯(1635-1704),字子纶,一字纶雯,号猗亭,晚号蒙斋,山东德州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授中书舍人。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光禄少卿、贵州巡抚、江苏巡抚、户部侍郎等职,清

  • 滕王阁集

    十卷。明董遵编。董遵生卒年及事履不详。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唐高祖子滕王元婴任洪州刺史时始建。滕王阁自王勃、韩愈以后为世人所称颂,题咏特多。是集凡十卷。所录均为自唐至明题咏滕王阁的诗文。

  • 谰言

    一卷。周孔穿(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穿字子高,孔子六世孙。曾和公孙龙会见于赵平原君家,与龙争辩坚白异同之论(见《孔丛子·公孙龙》)。《汉书·艺文志》儒家《谰言》十篇,《注》不知作者。颜师古曰:“

  • 浑然子

    一卷。明张翀(生卒年不详)撰。张翀,字子仪,柳州(今广西柳州市)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刑部主事。因痛恨严嵩父子专权乱政,而抗章劾之,结果被逮下诏狱拷讯,谪戍都匀。穆宗嗣位,召为吏部主事,

  • 竹山词

    一卷。宋蒋捷(约1279年前后在世)撰。捷字胜欲,自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后不仕,抱节以终。原书为汲古阁刊本,卷首载至正二十五年(1365),湖

  • 吴越顺存集、外集

    《正集》三卷,《外集》一卷,并清吴允嘉撰。吴允嘉字志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除本书外,尚著有《浮梁陶政志、景镇旧事》一书,记载景德镇瓷器。《吴越顺存集、外集》记载五代十国时吴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