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兵书接要

兵书接要

一卷。三国曹操(155-220)撰,清王仁俊(1866-1913)辑。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为三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史传称其“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三国志》裴注引《异同杂语》)。此书《隋志》有著录“兵法接要三卷,魏武帝撰”。《旧唐志》“兵法捷要七卷,魏武帝撰”,当也即此书。此后,其书亡佚,学者不复见。清人王仁俊(字捍郑,吴县(今苏州)人,著名学者俞樾弟子)从类书中辑出。所谓一卷,其实只是几条佚文,见于《太平御览》卷八、《太平御览》卷十一。赖此吉光片羽,使后人得以略窥原书之一貌,良可贵也,故著录于上,供研究魏武军事思想者参考。此辑佚书一卷见《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三种》(清王仁俊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版,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妇人良方集要

    见《妇人大全良方》。

  • 澄江集

    清陆次云(约1662年前后在世)撰。陆次云,字云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不遇。后任河南郏县知县、江苏江阴知县,颇有政声。著有《八绂绎史》、《八纮荒

  • 元韵谱

    五十四卷。明乔中和撰。中和字还一,内邱(今河北内丘县)人。崇祯中贡生,官垣曲令,太原府通判。通韵学,尚著《说易》。卷首有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自序,书约刊于是年。此书用语音牵合阴阳、律吕、刚柔等,

  • 禹贡备遗补注

    二卷。清胡宗绪撰。胡宗绪字环山,安徽桐城人,雍正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胡宗绪是明代学者胡瓒的曾孙。胡瓒作《禹贡备遗》,论述十分简略,对于蔡沈的《书集传》也少有辨驳,胡宗绪故因之作“补注”,广征博引,间

  • 萝藦亭遗诗

    四卷。清乔松年撰。乔松年字健侯,号鹤侪,徐沟(今山西太原)人。生卒年不详。道光进士。历官安徽陕西巡抚,官至东河总督,卒后谥勤恪。在任东河总督时,建议筑堤防水,顺黄北流入海,一劳永逸之计,功绩流芳史册。

  • 经子难字

    二卷。明杨慎(1488-1599)撰。杨慎生平著述见《奇字韵》。此书上卷乃读诸经义疏,所记包括《易》、《诗》、《书》、《三传》、《三礼》、《尔雅》十书。下卷乃读诸子笔记,包括《老子》、《庄子》、《列子

  • 六韬

    六卷。旧本题周吕望撰。望姜姓,吕氏,名尚,亦字子牙。生卒年及籍贯皆不详。助周灭商,周武王尊其为师尚父。周成王亲政后,因功封于齐。其人多谋善断,长于用兵。故后人托其名而撰是书。是书之伪前人早已发其端。明

  • 古今万姓统谱

    见《万姓统谱》。

  • 春秋世族谱

    一卷。清陈厚耀(详见《春秋长历》)撰。杜预《春秋释例》中有《世族》一篇,载春秋周王室及列国诸侯大夫世系,但此书宋以后即湮没不见。陈厚耀据孔氏《正义》所引,并旁参他书,作此以补杜书。其书体例为表格体。首

  • 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

    见《大唐三藏取经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