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冠昏丧祭仪考

冠昏丧祭仪考

十二卷。清林伯桐(1775-1844)撰。林伯桐,字桐君,号月亭,广东番禺县(今广东广州)人。举嘉庆六年(1801)乡试,由拣选知县改就教职,道光二十三年(1843)八月选德庆州学正,二十四年十二月卒于任。嘉庆二十二年(1817)其父殁,伯桐因会试不及亲视含殓而深以为憾,此后一意奉母,不复计偕,学行醇备,时推为经师。著有《毛诗通考》、《毛诗识小》、《修本堂稿》、《古谚笺》、《学海堂志》诸书及是书。书首有伯桐自序,略言“冠昏丧祭,教家之要,即保家之本。圣朝礼文明备,颁在学官,士民家仪,皆得所据。惟卷帙浩大,义蕴精微,讲习无素,未易豁然,至如流俗讹谬,未由纠正。余每见闾里有吉凶事,仓卒取办,言人人殊,窃谓讨论仪节,当一以官书为准,四方乡礼,小有异同,则可采于志乘,人之境遇万殊而礼之本意则一。古今名公钜卿,通人魁士,其谠言伟论,皆足洗拘墟之见,收简易之功。耳目所及,慎为引申,庶览者易得其意”云云,末题“道光二十有四年(1844)仲冬之月,番禺林伯桐识,年七十”。是书分三类,一曰人家冠昏丧祭考,卷一为民人冠仪及冠仪考证,卷二为民人昏仪及昏仪考证,卷三为民人丧仪及丧仪考证,卷四为民人家祭及祭仪考证。二曰士人家仪考,卷一为士人冠仪及冠仪考证,附笄仪及笄仪考证,卷二为士人昏仪及昏仪考证,卷三为士人丧仪及考证,卷四为士人祭仪及考证。三曰品官家仪考,卷一为品官冠仪及考证,卷二曰品官昏仪及考证,卷三为品官丧仪及考证,卷四为品官祭仪及考证。按是书以通礼、会典诸官书讲习无素,不易通晓,而流俗沿讹袭谬,当为纠正,故特考究古今典制及礼家诸说,撰为是书,使其易知易行。凡郑注孔、贾疏之精义,温公朱子之书仪家礼,正史礼志三通开元政和诸礼有可沿用者,多所登列,即使类书文集有宜则效者,亦所不遗。是书有与礼家以守经为主之原则不符者,如民人丧仪考证内,有“久停新柩,恐致减福考”,“求福正要早葬考”,虽为蚩蚩者言,然以亲葬之迟速为己福之减增,是以求福为重,葬亲为轻,于理非纯。间有涉灵征报应诸说,也非礼家正规。至分人家、士人、品官三类,则以官书有品官、庶士、士人之分,故以仪节繁简定用费之多寡,亦因量为差别。但会典诸书,大臣有赐祭临奠诸礼,死节阵亡官民有建祠予恤者,而是书不及之,似亦未免漏略。至所载宗会之法不可废,谱系之学宜讲求诸考,则实惇宗收族之古义,为今人当遵行者,诚足裨备言礼者之研究。是书最早刊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光绪年间有重刊本。

猜你喜欢

  • 汪彦石所著书

    二种,二卷。清汪献玕撰辑。二种为《禹贡锥指节要》一卷、《夏小正传》一卷。两种均为经学著作。其中《禹贡锥指节要》,本书有专条介绍。两种均用为家塾教学童蒙。有同治年间群玉斋刻本。

  • 乾坤正气集

    五百七十四卷。清姚莹(1785-1853)辑,顾沅补。姚莹,字石甫,一字明叔,号展和,安徽桐城人。著有《康輶纪行》、《中复堂全集》。顾沅,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此集为历代文章总集。系本着弘扬“正气”精神

  • 端溪砚谱

    一卷。作者不详。书前无序,书后却有淳熙十年(1183)东平(今山东东平县)荣芑跋。荣氏称,是书为缙云叶樾交叔所传,异于众人之说,不知作者是谁,但书中称徽祖(宋徽宗)为太上皇,一定是绍兴(宋高宗年号)初

  • 写礼廎集

    三卷。清王颂蔚(1848-1895)撰。王颂蔚,号芾卿,又号蒿隐。苏州长州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学部补员外郎,后升郎中,任京师泽学馆监督等职。其人肆力于词章之学。是集有文集三卷,补遗一卷,诗

  • 博野县志

    ①四卷。清王国泰修,刘声等纂,韩维基续纂。王国泰,字开先,辽东益州人,曾任博野县知县。韩维基,字只君,山东淄川人,曾任博野县知县。《博野县志》康熙十五年(1676)刻本,共四卷。卷一,疆域、沿革、星野

  • 杜氏笃论

    一卷。三国时魏杜恕(生卒年不详)撰。恕字务伯,京北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入。曾任散骑黄门侍郎、弘农太守等职。恕一生不结交援,专心向公,引起了朝中一些小人们的反对,最后贬官而死。恕一生著述颇多,曾著有

  • 江山县志

    ①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宋成绥修,陆飞纂。宋成绥,曾任江山县知县。陆飞字解元,仁和(今杭州)人,举人。此志为乾隆四十一年(1776)刻本。江山,明有正德、嘉靖、天启三志,清康熙辛已修二次。康熙旧志

  • 十三经字辨

    八卷。清陈鹤龄(生卒年不详)撰。鹤龄字瑶宾,江苏通州(今南通)人。鹤龄初著有《五经四书字辨》,后又自为补订,以成此书。本书卷一校画,卷二至卷八校音,书末附有检字。辨画均从字典,以《说文解字》为主,而又

  • 名家词抄

    不分卷。清聂光编。聂光字晋人,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所选自吴伟业、龚鼎孳以下共三十家。考卷首曾王孙《序》,称为“百家名词”,却与集中所载之数不符。又云:“词体之变迁,选者之诠次,

  • 娱亲雅言

    六卷。清严元照(1773-1817)撰。元照字修能,号九能(一作久能),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经学家。诸生。治经史务实学,熟于《尔雅》,为诂经精舍高材生,深得阮元、朱珪赏识。曾尽卖所有书,得钱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