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史演义

南史演义

三十二卷。题“玉山杜纲草亭氏编次,云间许宝善穆堂氏批评”,作者杜纲详见《娱目醒心编》。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南朝宋、齐、梁、陈演变更替历史故事,起于东晋末刘裕出身发迹,终于隋灭陈南北统。作为历史小说,该书叙事本于史实,历史线索清晰,主要人物、事件铺叙得体。其中写宋事、尤其是刘裕事为详,次之梁事,齐事只一卷,陈事亦较略。对于刘裕代晋立宋、萧道成代宋建齐、萧衍代齐为梁、陈霸先代梁建陈的历史演变及其原因交待比较客观,深刻揭露批判了几代亡国君主的荒淫失政,而对刘裕、萧道成、萧衍等开国君主的胆略权谋则予以了不同程度的肯定,显示了该书批判荒淫君主、企盼贤主明君和国家安定统一的思想倾向。但对开国君主也未一味回护美化,如对萧衍的好大喜功筑淮堰、纳侯景、入佛寺等蠢举,也都一一详述。出于封建正统观念,该书对宋后废帝刘昱那样的荒淫昏枉至极的君主被杀,也书成“弑逆”。元以来,讲史小说反复演述春秋列国、汉、唐、五代等朝故事,而南北朝一段历史无人着笔。其中原因可能是此期缺乏历史小说乐道的英雄传奇,而朝代更替频繁,人物、事件杂乱,不易驾驭。杜氏此书与《北史演义》,补这一段空白,且未流于浮泛猎奇,可称明清讲史小说中较优秀的一部。书有清乾隆乙卯年(1795)原刊本,藏辽宁省图书馆。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石继昌标点本。

猜你喜欢

  • 残本盛世新声

    五卷。不著撰人。本书前载一《序》说:“予尝留意词曲,间有文鄙句俗,甚伤风雅,使人厌观而恶听,暇日逐一检阅,删繁去冗,存其脍炙人口者四百余章,小令五百余阕,题曰《盛世新声》。”为编者自序。序后题正德十二

  • 十三经心畲

    二十二卷。清陶起庠(生卒年不详)撰。起庠字谨之,湖北广济(今广济县)人,陶大眉之子。乾隆己亥举人,任安陆教谕,作养人才,颇多善政。起庠天性纯笃,孝敬父母,以诚待人。尝虑近世学者徒务记览,为辞章不深求古

  • 春秋衷要

    六卷。清李式谷(详见《易经衷要》)撰。式谷深于经学,撰有《五经衷要》七十二卷,该书是其中的一种。第一卷为隐公、桓公,第二卷为庄公、闵公,第三卷为僖公、文公,第四卷为宣公、成公,第五卷为襄公,第六卷为昭

  • 西山类稿

    五卷。明谢复(1441-1505)撰。谢复,字一阳,祁门(今安徽祁门县)人。复一生无功名及仕途经历。少与陈献章同从吴与弼游,而复笃实胜于献章。吴与弼为当时著名经学家和诗人,复与之游,身体力行,务求自得

  • 格斋四六

    一卷。宋王子俊(生卒年不详)撰。王子俊,字材臣,吉水(今江西吉安县)人。其生平履历仅知安丙帅蜀时,曾召为制置使属官,其余皆不详。著有《史论》、《师友绪言》、《三松类稿》诸书,皆不传。此书原本题为《格斋

  • 韵粹

    一百零七卷。旧本题朱彝尊(1629-1709)撰。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坨。浙江秀水人。康熙十八年,应试博学鸿儒科入选。著有《经义考》、《词宗》。此书采古人新颖之语,分韵编次。韵为一卷,采录是很广博的,但

  • 杜诗分类

    五卷。明傅振商撰。傅振商字君雨,汝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杜诗分类始于王洙千家注。傅振商此编,则又因千家注本小为更定而成。《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

  • 慧琳音义

    慧琳《一切经音义》之简称。详见“一切经音义”。

  • 尚书近指

    六卷。清孙奇逢(详见《读易大旨》)撰。《尚书近指》一书前有自序,认为《尚书》以“主敬存心”为纲。故其注解,多从经文中阐发此义,而不甚诠释字句。而此旨蔡沈《书集传·序》早已明言之,则奇逢此书不过是敷衍蔡

  • 木钟台集

    无卷数。明唐枢(详见《宋学商求》条)撰。此编共收唐枢所著理学之书二十九种,即《礼元剩语》一卷、《真谈》一卷、《一庵语录》一卷、《游录》一卷、《周礼因论》一卷、《因领录》一卷、《三一测》一卷、《咨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