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海堂杂录
二卷。清王孝泳(生卒年不详)撰。王孝泳字慧音,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诸生,博洽多闻,有才干,历试不售,弃举业游幕,陈鹏年、张大有等都非常器重他。王孝泳著有《后海书堂遗文》。《后海堂杂录》是王孝泳的一部杂说之作,成书于乾隆甲申年,当时王孝泳已七十五岁。此书多是评论古人和涉及的近人近事。其学依据毛奇龄诸说,如“文人相轻”一条,载王士祯称赞赵执信惟恐不及,而赵执信薄行负心,于其死后作谈龙录。而赵执信为王士祯之甥婿,其相失结衅在王士祯生前。《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传本少见。
二卷。清王孝泳(生卒年不详)撰。王孝泳字慧音,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诸生,博洽多闻,有才干,历试不售,弃举业游幕,陈鹏年、张大有等都非常器重他。王孝泳著有《后海书堂遗文》。《后海堂杂录》是王孝泳的一部杂说之作,成书于乾隆甲申年,当时王孝泳已七十五岁。此书多是评论古人和涉及的近人近事。其学依据毛奇龄诸说,如“文人相轻”一条,载王士祯称赞赵执信惟恐不及,而赵执信薄行负心,于其死后作谈龙录。而赵执信为王士祯之甥婿,其相失结衅在王士祯生前。《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传本少见。
一卷。清黄守儛撰。守字云石。福建三山人,乾隆进士,官至余杭知县。是书共二十六条。并绘图十四弁于首,有朱仕琇、孟超然二序与守儛的自序。是书搜采很富,虽不如江永的《乡党图考》精密,但剪裁颇费苦心,便于览者
八卷。明陈有守、汪淮、李敏合编。陈有守字达甫,汪淮字禹人,李敏字功甫,皆安徽休宁人。生卒年不详。本书创始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成于三十八年(1559年),共得徽郡作者一百四十六人,诗七百五十四首
二卷。明李登(生卒年不详)撰。李登字士龙,号如真生,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官新野县丞。是书成于万历壬辰(1592年),用千字文体,以四字为句,辨俗传讹体之字,供教诲童蒙之用。然而俗字很多,搜罗不备,又
六卷。明吕楠(1479-1542)撰。吕楠字仲木,号泾野,人称泾野先生,明代理学家,陕西高陵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第一。曾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等职。其学以穷理实践为主,集关学之大成。著有《四书因问》
八卷。清钮琇(约公元1681年前后在世)撰。生卒年均不详。钮琇字玉樵,江苏吴江人。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拔贡生。官至陕西知府,颇多治绩。后为广东高明县令,卒于官邸。钮琇博雅,工于诗文,簿书之闲不
二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记》条)撰。此书杂抄古今名物训诂及奇文隽字可供词藻之用者,随笔札记,分上下二卷。上卷又分勿勿非匆匆、胎卵二族、相马、花刑、杨用修、颖慧、青岚帚、玉米田、胭脂虎、簏簌、禹穴
十四卷。清周铭(生卒年不详)撰。周铭,字勒山,上海松江人。是选题曰“林下”,盖取《世说新语》所载谢道韫之事。《林下词选》采取女子之词,自宋元明以及清,编辑而成。但编排颇为无绪。末卷有《减字木兰花》词,
一卷。清程际盛撰。际盛生平见“续方言补正”。是书抄取《广韵》、《礼部韵略》、《韵会举要》、《洪武正韵》诸书韵部,考证其通用独用。夏竦《古文四声韵》、颜元孙《干禄字书》、魏了翁《唐韵目》、周公谨《云烟过
三十四卷。宋王钦若(962——1025)撰。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淳化进士。历任参知政事、判天雄军、判尚书都省、枢密使、同平章事、判杭州等,曾领修《册府元龟》。此书,宋以来史志书目
五十五卷。清郭嵩焘(1818-1891)撰。郭嵩焘,字伯琛,号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官至巡抚、按察使、兵部侍郎,驻英、法大臣,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著有《养知书屋遗集》、《史记札记》、《礼记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