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夏小正释义

夏小正释义

不分卷。清宋书升(生卒年不详)撰。宋书升,字晋之,维县(今四川理番县西四十里)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后,即隐居不仕。是书前后无序跋。每月题书名及“维宋书升学”,似是十二卷;末附鸡始乳逸文一条,虽仍照题,实不成卷,盖尚未编定也。宋氏通晓天文历法,解星之昏旦中必明其躔某宿度;解启蛰养日养夜必别其中气朔气,皆为他家所不及。解“鞠则见”,从孙星衍、洪震煊以鞠为虚而转之云:“虚星即印墟之虚,《尔雅》北陆虚也,夏后氏因唐尧之旧用为中星者也”,其说甚核;“初昏南门正”条,辨洪氏以南门在库楼外,而释之云:“古人名星皆由象取,门者象也,南其方也。人君南面觇星,必两星左右峙列,与户之势左右相当,乃所谓南门正;若以亢之南北星为南门则与东壁之星同,是壁形非门形,乌得言正。《天官书》南北字,北为比之讹,其下当有地字,以本篇狼南比地、大星日南极老人句推之可见”,此说足解洪氏之惑;“参中则旦”条,从顾凤藻以参为星而申之云:“《尧典》所用中星,此时尚不更易,《小正》若昴若火若鞠,此三星即《尧典》所用为侯者,四仲之星,不当独缺鸟之一宿,仲秋旦中之星,即仲春昏中之星,皆去日九十度,依此推知参定星之讹文”,其推阐甚为分晓,所以然者,列星东移,其差颇微,四仲中星《逸周书·时训解》、《礼记·月令》皆与《尧典》不合,惟《小正》尚合也。以上是对旧注的驳正引申发挥。是书颇有其创见者,如“丹鸟羞白鸟”条云:“《国策》庄辛曰:‘王不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于天地之间,俯啄蚊虻而食之’,蛉为食闽蚋之物明矣。蜻蛉以青得名,而丹者当名丹蛉,音转即丹良,此物七月中旬大雨初晴往来空中如织”,此虽创论而实是确论。其它亦可备一义者甚多,兹不备举。然书中迂曲之义,回护之辞,似是而非之论,文不成义之解也不少,例如,“主夫出火”条云“传中主字与位文主字不同”,谓“文舞同羽龠,武舞用干戚,武舞得兼文武”,等等。然百密一疏,无人能免,是书能博采众家,自下己意,考证之文,通晓流畅,在解《夏小正》诸书中实为少有。是书有移录原稿本。

猜你喜欢

  • 春秋日食集证

    十卷。清冯澄撰。冯澄,字涵初,号清渠,南通(今江苏南通)人,廪贡生。勤学多才,长于考证之学,著有《强自力斋丛书》二十一种,九十二卷,《春秋日食集证》是其中的一种。按:《春秋》历术,自古以来推步的人很多

  • 河间六书

    二十七卷。金刘完素(详见《素问玄机原病式》)撰,明吴勉学等编校。又名《刘河间医学六书》。吴勉学字肖愚,歙县(今属安徽省)人,辑有《痘疡大全八种》等书。此书初刊于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为吴氏辑金元

  • 二程年谱

    二卷。明唐伯元撰,清黄中订补。唐伯元字仁卿,澄海(今属广东)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为学力反程朱、陆九渊、王守仁之说。黄中字平子,号云瀑,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不详。《

  • 沧螺集

    六卷。明孙作(约1361前后在世)撰。孙作,字大雅,以字行,一字次知,江苏江阴人,生卒年不详。元至正末,避兵三吴,惟载三世藏书,众为买田筑室于淞。洪武六年(1373),召修《大明日历》。书成,例授翰林

  • 大事记

    十二卷。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南宋吕祖谦(1137-1181)撰。祖谦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其祖吕好问封东莱郡侯,学者因称祖谦为东莱先生。隆兴进士,复举博学宏词,官至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提倡

  • 孝经内记图

    一卷。清黄奭(详见《孝经》)编辑。题下注云,记一作事。所引《开元占经》六十三条,均抄自马国翰辑本。附以见《御览》者十条,其中同见《说郛》《古微书》者九条,单见《说郛》者一条。所引“大角为坐侯”一条,“

  • 读易经

    一卷。清赵良澍撰。良澍字肃徵,号肖岩,安徽泾县人,乾隆进士,官至内阁中书。著有《读易经》、《读诗经》、《读礼》、《读春秋》及《肖岩文抄》等。其言易,以宋儒为宗,敷陈义理而不及象数,与汉魏易注不尝涉列。

  • 兰纫词

    一卷。《瓠落词》一卷。清陆志渊(生卒年未详)撰。陆志渊字静夫,号瓠落山人,江苏江阴人。《兰纫词》有三十二阕,《瓠落词》则为六十三阕,共九十五阕。其词颇见工力,其雕琢之处,往往能以平淡见出。如〔望江南〕

  • 雷公药性赋

    见《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

  • 药方论

    见《伤寒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