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幽求子

幽求子

一卷。原题晋杜夷(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杜夷,字行齐,卢江灊(今属安徽霍山县东北)人。据《晋书·杜夷传》记载,杜夷少而恬泊,崇尚贞素,居甚贫窘,不营产业,博览经籍百家之书,算历经纬,自号幽求子。撰有《幽求子》一书,《隋志》著录为《幽求新书》二十卷,《唐志》作杜氏《幽求子》三十卷,唐马总《意林》亦作《幽求子》,而题二十卷。诸书所载录书名不同,卷数有别。因其书早已亡佚,故难定谁是谁非。清马国翰从《北堂书抄》、《太平御览》等书中所引辑出,题为《幽求新书》,与《隋志》同。据此书所述杜夷关于“盖道清淡,以无为为家,恬虚寂静,宏广多包,岂非圣人所宅乎?”及“有道之国,其鬼不神”等说,说明杜夷崇尚《老子》,其述也合道家之旨。马国翰之后学者黄以周常驳《隋志》对此书标名及《唐志》著录卷数之谬,认为当以《意林》为正。《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也不赞成马国翰依《隋志》为此书命名,所以从《唐志》标名《幽求子》,并删其误收八事而著录。现存《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雍熙乐府

    十三卷。海西广氏编。不著作者。是书凡十三卷。据书中《凡例》称:“声调各应宫律。原分一十七调。今所传者十有二,盖阙其五。”今考12调,分为:黄钟、正宫、大石、小石、仙吕、中吕、南宫、双调、越调、商角、般

  • 尔雅谷名考

    八卷。高润生撰。润生字雨人,号幕坡,固安(今谷河北)人。光绪庚寅(1890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官至给事中。是编所释谷名均见于《尔雅·释草》,《尔雅》所无者,则汇为“附考”。经文注疏,悉从阮

  • 因宜堂法帖

    八卷。清姚学经辑。姚学经所刻《唐宋八大家法帖》、《晚香堂苏帖》、《白云居米帖》,多收伪书。此《因宜堂法帖》是伪书较少者。其第一卷为夏、商、周古篆。第二卷为秦、汉诏玺。第三卷为魏、晋、六朝书。第四卷为宋

  • 阴符经疏

    见袁淑真《阴符经集解》。

  • 贞白遗稿

    十卷。附《显忠录》二卷。明程通撰。程通,字彦亨,斋名贞白。安徽绩溪人。生卒年未详。洪武十八年(1385)贡入太学。二十三年(1390)举应天(今江苏南京)乡试。时方遣诸王将兵,因以封建、策贡士于廷。程

  • 三巴掌禅师语录

    一卷。明代释三巴掌(生卒年不详)撰。三巴掌,俗姓李,自号三巴掌,赵州柏乡(今属河北省)人。三巴掌自幼聪明,好学不辍。初闻佛号,自觉归佛愿往。少年出家后,钻研佛法尤勤,昼思夜往,颇就疑难求师闻道、自闭独

  • 听心斋客问

    一卷。旧题庐山山人万尚父(生卒年不详)撰。其生平事迹及籍贯俱不详。万尚父在书首自撰《听心斋客问说》中称:“夫听心则弗以言也,而客问则犹未离夫言也。夫亦大士之于世音,弗于耳听,而以目听乎?予观玄书中间,

  • 考古辞宗

    二十卷。明况叔祺(生卒年不详)编。况叔祺字吉甫,高安(今属江西)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至贵州提学佥事。本书以浦南金所编《修辞指南》为蓝本,而增抄《文选》双字类要于各类之下。一切分目体例及每类的前半部

  • 千字文萃

    一卷。清张海鹏(生卒年不详)辑。海鹏字若云,号子瑜。昭文(今江苏常熟)人。诸生,好藏书,治经之暇,以剞劂古书为己任,刊有《墨海金壶》、《学津讨源》、《借月山房汇抄》等。是编所收为吴省兰《恭庆皇上七旬万

  • 论语熊氏说

    一卷。熊埋撰。清马国翰辑。埋不详何人。史志也不载其书,只皇疏引之。马氏因《唐书·艺文志·杂家》有熊理《瑞应图》三卷,《南齐书·祥瑞志》引熊襄说,怀疑理与襄为一人。理名而襄字。熊埋可能是熊理之误。但考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