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师说

春秋师说

三卷。元赵汸(详见《周易文诠》)编。此书是由赵汸记录整理的黄泽论《春秋》之语录。赵汸曾师从黄泽,其初一再登门,得六经疑义十余条以归。后复往留住二年,得黄泽口授六十四卦大义与学《春秋》之要。此书行文称“泽谓”,概是黄泽之作,故题曰“师说”。元代《春秋》学,以黄泽和赵汸最有成就。据赵汸《黄楚望先生行状》载黄泽说《春秋》之书,有《元年春王正月辨》、《笔削本旨》、《诸侯取女立子通考》、《鲁隐不书即位义》、《殷周诸侯禘祫考》、《周庙太庙单祭合食说》、《作丘甲辨》、《春秋指要》。赵汸本黄泽之意,以类分为十一篇,其门人金居敬又集黄泽《思古十吟》与吴澄之序及赵汸《黄楚望先生行状》附录于后。据赵汸所云,黄泽论《春秋》学以《左传》和杜预《集解》为主。黄泽《春秋》学之著作已不可考,其说则赖此书以行。其论《春秋》述作本旨云:“《春秋》如正例变例之实,此是泽破近代诸儒《春秋》不用例之说。三传皆用例,虽未必尽合圣人,然不中不远。”其论鲁史策书遗法云:“鲁史《春秋》有例,夫子《春秋》无例,非无例也,以义为例,隐而不彰也。……《春秋》凡例本周公之遗法……说《春秋》必须兼考史家记载之法,不可专据经文也。”其论三传得失云:“孔子作《春秋》以授史官及高第,在史官者则丘明作《传》:在高第者则一再传而为公羊高、穀梁赤。在史官者则得实之情实而义理间有讹;在高第者则不见事实而往往以意臆度,若其义理则间有可观,而事则多讹矣。酌而论之,则事实而理讹,后人犹有所依据以求经旨,是经本无所损也;事讹而义理间有可观,则虽说得大公至正,于经实少所益,是经虽存而实亡也,况未必大公正正乎。使非《左氏》事实尚存,则《春秋》不可晓关。”其论《左传》之文体云:“《左氏》乃是春秋时文字(指文体),或以为成国时文字者(按,朱熹有此说),非也。今考其文自成一家,真春秋时文字。战国文字粗豪,贾谊、司马迁尚有余习,而《公羊》、《穀梁》则正是战国文字耳。《左氏》固是后出,然文字丰润,颇带华艳,汉初亦所不尚。至刘歆始好之,其列于学官最后,太抵其文字近《礼记》而最繁富者。”现存元至正二十四年休宁商山义塾刻、明弘治六年高忠重修本、元刻本、明初刻本、明正德汪克锡刻本、清《通志堂经解》本。

猜你喜欢

  • 存人编

    四卷。清初颜元(1635-1704)撰。此书是作者《四存编》之四。《存人编》前二卷又称《唤迷途》,是以较为浅近的语言劝谕僧尼、道士归俗及戒儒者谈禅、戒愚民尊奉佛教等“邪教”;第三卷为“明太祖释迦佛赞解

  • 晏子春秋杂志

    二卷。清王念孙(1744-1832)撰。念孙字怀祖,号石臞,江苏高邮人。乾隆进士,官至永定河道。王氏为清代著名音韵训诂学家,探究古书文义,以形、音、义互相推求,多有创见。著有《广雅疏证》、《读书杂志》

  • 武宣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高攀桂修,梁士彦纂。高攀桂,陕西西澄人,嘉庆十一年(1806)任武宣知县。梁士彦,广西武宣人,乾隆六十年(1795)举人。旧志创修于邑人梁任隆,县令王锡九序,但未及刊行。康熙二十六年(

  • 史记疑问

    一卷。清邵泰衢撰。邵泰衢,字鹤亭。钱塘(今杭州市)人。雍正初年任钦天监左监制。他精研礼学,兼算术。著有《史记疑问》。《檀弓疑问》。《史记》成书后,班固议其宗旨,刘知几议其体例,而邵泰衢引异议一一论断。

  • 读经

    ①一卷。清方苞(详见《周官集注》)撰。本书崇宋而抑汉,奉程朱以压郑玄。只有读古文《尚书》,不以朱熹所疑为是。苞根据《史记·儒林传》,“安国以今文读之,及安国自序考定文义,定其可知者”等话语,认为本文缺

  • 说书偶笔

    四卷。清丁恺曾(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撰。恺曾,字萼亭,日照(今山东日照)人。此书第一、二卷说《大学》、《论语》、《中庸》,第三卷说《孟子》,附以《四节补遗》及《宗献》、《九献》歌括。第四卷较杂,论及《大

  • 毗陵人品记

    四卷。明叶夔(生卒不详)撰,叶夔子叶金及同邑人毛宪续成。叶夔,明中叶人,详见《毗陵忠义祠录》条;叶金,字诚斋,刻《毗陵人品记》时官绍兴府通判,其他不详;毛宪,详见《毗陵正学编》条。《毗陵人品记》记毗陵

  • 春明稿

    十四卷。明徐学谟(1521-1593)撰。生平见《归有园稿》。徐学谟著有《春秋亿》等。是稿以学谟因事罢归后,及又擢为礼部尚书再入京都时所作编为一帙,以“春明”为之。凡文编十卷,诗编三卷,续编一卷。文编

  • 归州全志

    二卷,明王锡修,张时纂。王锡,官归州知州。张时,官训导。州志,《宋史·艺文志》有林仁柏《古归志》十卷,嗣后文渊阁书目旧志有宋元《归州郡志》一册、《归州志》一册、明初《归州秭归志》二册,俱无可考。嘉靖二

  • 郑堂读书记

    七十一卷。清周中孚撰。周中孚(1767-1831),字信之,别号郑堂,浙江乌程(今吴兴)人。少即好学,遍求诸史艺文志,致力目录校勘,尤重汉唐存佚考证。嘉庆元年(1796)被选为贡生,后屡试不第。客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