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

四卷。南宋张洪(生卒年不详)和齐(生卒年不详)合编。张洪字伯大,齐字充甫,皆鄱阳(今属江西)人,事迹不详。张洪在《编定朱子读书法原序》中称:咸淳(1265-1274)中执教于四明,齐客游浙东,二人相遇,商榷此书,而刻诸鄞泮。其书本为朱熹门人辅广所辑。张齐二人进行补订,以辅广原本为上卷,而以续增部分为下卷。皆以《文集》、《语类》排比缀辑,分门隶属。其书分为:《纲领》,言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循序渐进》,讲读书要有先后缓急的顺序,教人必须先读《大学》、《论语》、《中庸》、《孟子》,然后再读六经。其难易远近大小之序如此,而不可乱。要逐字逐句一一推究,逐章反复通看。《熟读精思》,讲读书必须成诵才能精熟,要熟读不可只口读而心闲,读得通贯而义理自出。《虚心涵泳》,讲读书必须虚心平气,优游玩味,观圣贤立言的本意,然后随其远近、深浅、轻重、缓急而为之说;不可未领会书中的旨意,便要悬妄立论。《切己体察》,强调读书不可只专在纸上求义理,须在自家身上推究体会,读一句书须体察一句,我将来如何用得。《著紧用力》,主张读书为学要刚毅果决,有发愤忘食的精神。《居敬持志》,主张读书要先定其心,排去闲思乱想,使心如止水,如明镜,不读书时亦要静坐心平气定。此书虽裙拾抄撮,贩卖旧文,不足以为著述。但条分缕析,纲目井然,将朱子的有关读书论述汇集为一帙,为研究朱熹的教育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元代版已不存。元至顺(1330-1333)中,江南行台御史赵之维重刻,故《永乐大典》全帙收入,原编卷次已不可考,清修《四库全书》时分为四卷。有《四库全书》本,《复性书院丛刊》本。

猜你喜欢

  • 恒言广证

    六卷。清陈鳣撰。陈鳣(1753——1817)字仲鱼,号简庄,又号河庄,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嘉庆三年(1798年)举人。曾从钱大昕、段玉裁游、精训诂。尚著《说文声系》、《说文解字正义》等多种。《恒言

  • 新论

    见《夏侯子新论》。

  • 华鄂堂集

    二卷。清周彝(约1710前后在世)撰。周彝,字策铭,娄县(今上海松江)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著有《华鄂堂集》。此集共二卷,皆为诗。周彝作诗,喜为长篇,如《送张长史

  • 两溪文集

    二十四卷。明刘球(1392-1443)撰。刘球,字求乐,更字廷振,江西安福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授礼部主事,因胡滢荐侍经筵,改为翰林侍讲。正统初,王振欲征麓川,刘球力谏,忤王振,逮系诏狱,为

  • 小学余论

    二卷。清周春(1729-1815)撰。周春字松霭,晚号黍谷居士,海宁(今属浙江)人。乾隆进士,官岑溪知县。著作尚有《十三经音略》、《代北姓谱》、《辽金元姓谱》、《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等。此书上卷论字学

  • 金陵通纪

    十卷,续通纪四卷。清陈作霖撰。陈作霖(1837-1908),字雨生,号伯雨,室名可园,世称可园先生,江宁人。先后于省府、县志局、书院、学堂、官书局、官报局、图书馆任职。此志为编年体,上述邃古,下迄晚清

  • 鹰论

    二卷。意大利利类思(1606-1628)纂译。利类思,意大利传教士,1637年来华,译有《超性学要》等书。清初康熙年间,朝廷统治者仍沉缅于关外的马背生活,养鹰放鹞,驰骋狩猎,视为故常。当时清圣祖玄烨(

  • 农书

    ①三卷。附蚕书一卷。《农书》,宋陈旉(1075——?)撰。陈旉,江苏人。陈旉博学多才,不肯为官,大约生活于北宋、南宋之间。洪兴祖为《农书》所作序中称,“西山陈居士,于六经诸子百家之书,释老氏、黄帝、神

  • 东坡易传

    九卷。苏轼(1036-1101)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曾任中书舍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等职。博通经史、才气横逸,尤以诗文著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东坡

  • 肇论

    一卷。姚秦释僧肇撰。僧肇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注》条。《肇论》为僧肇的论文集。卷首载《宗本义》解说本无实相法性,性空缘会五名一义之宗旨,概括全书大意。后载四篇论文:第一,《物不迁论》,发挥般若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