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汉书刊讹

汉书刊讹

一卷。清石韫玉(1756-1837)撰。石韫玉,字执如,号琢堂,江苏吴县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山东按察使。道光十七年(1837)卒,八十二岁。作《汉书刊讹》一书,他的主旨是想刊《汉书》本文错误之处,兼纠驳颜师古的注释错误。如“刑法志”中“诸当完者完为城旦舂”句石韫玉校“当完”应作“当髡”。又《陈胜传》中的“至今血食”四个字,石韫玉认为应当削去。又《外戚传》“太后凡立五十一年,元光六年崩”句,石韫玉说“五十一”当作“四十一”,“元光”当作“建元”,等等。有些条颜师古已经说过的,互相校纠。又《天文志》中的“北宫大星,上将,左右星,右右将”句,石韫玉说“左星”应当是“左将”。《灌夫传》中的“夫为郎中将”,石韫玉说“郎中将”当作“中郎将”之类。石韫玉的《刊讹》一书,不过六十多条,而同前人互校竟至二十多条,因此在研读《汉书》时,应参照读旧注,以免失误。有《独学庐全集》本。

猜你喜欢

  • 病榻遗言

    二卷。明高拱(1512-1578)撰。高拱,字肃卿,新郑人。累官累仕,官上柱国,大学士等。神宗时,为张居正、冯保所排挤,解职归田,后数年卒。高拱学问广博,著述甚富。有《春秋正旨》、《高文襄公集》四十四

  • 牧令书钞

    一卷。附蒋凝学行状一卷。清蒋德钧编。蒋德钧,湖南湘乡县人,陕西布政使蒋凝学之孙。蒋凝学(?-1878),字之纯,湖南湘乡县人。咸丰五年(1855)起随曾国藩领导的湘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因多次与太平

  • 张温和公年谱

    一卷。清张茂辰等编。茂辰,晚清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为谱主之子。谱主张祥河(1785-1862),字诗舫,江苏娄县(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历任内阁中书、户部郎中、山东督粮

  • 左氏兵法测要

    二十卷。明宋征璧撰。徵璧原名存楠,字尚木,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此书类读书札记,节略《左传》中有关兵事而成,论其成败得失,欲为后世鉴。《四库提要》谓春秋时车战,与后世迥异,书中引以谈兵,殊为不达时变。

  • 绘孟

    十四卷。明戴君恩撰。君恩字忠甫,湖南澧州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至四川巴县知县。是书首有黄汝亨、胡澥二序,后有门人龚惟敬的跋文。大旨仿苏老泉批点《孟子》,对篇章字句,用提转、承接、结合等法

  • 仪礼礼服通释

    六卷。清凌曙(1775-1829)撰。凌曙字晓楼,一字子升,江苏江都(今江苏省中部)人。监生,博览载籍,兼工文词,治经传不为俗学。初为香作佣役,后师事沈钦韩、刘逢禄等,旋充塾师,后入京为阮元校辑《经郛

  • 四书问目

    无卷数。旧题朱熹撰,门人刘、刘炳述记。书前有永乐二十年(1422)刘氏九世孙刘文序,称《四书问目》原本仅在《四书大全》、《朱子文集》中存数条,后于程蕃家求得《论语》二十篇,于吴侍郎家得《大学》、《中庸

  • 春秋例要

    一卷。宋崔子方(详见《春秋经解》)撰。此书是《四库全书》编辑者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原书本与崔氏《春秋本例》合为一书,通志堂本《本例》误析目录为一卷以足《本例》二十卷之数,而未刻入此书。崔氏《自序》

  • 唐韵四声正

    一卷。清江有诰撰。有诰生平见“音学十书”。古音声调问题,诸家之说至为纷歧。陈第谓古无四声;顾炎武谓古人四声一贯,又谓入为闰声;江永谓古有四声,但《诗》韵可四声杂用;段玉裁谓古无去声;孔广森谓古无入声;

  • 鼎修德安府志

    二十四卷,清傅鹤祥修,李士竑、万年观等纂。傅鹤祥,字绣水,河南汝阳人,荫生,官德安知府。李士竑,字弱侯,湖北云梦人,进士,官杨州府江纺同知。万年观,字霍寿,湖北安陆人,贡生,候选州同。考德安,有志,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