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汉阳府志

汉阳府志

①十卷。明刘汝松等修,朱衣纂。朱衣,字子宜,汉阳人,明正德十五年(1520)进士,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文渊阁书目新志收有《汉阳府志》在永乐间修。宣德间知府王静曾修辑,其书不传。嘉靖二十五年(1546),朱衣罢官归故里,知府孔凤延朱衣重为编纂,三月开始,五月稿成刻印。全书共十卷,分府县沿革志、方域志、建置志、庙祀志、食货志、宦迹志、选举志、人物志、封守志、方域志十类。章学诚《通志检存稿》载:萧企昭与王亦世论修志书,称《汉阳府志》始修于赵雪航,而戴龙山、朱别山、秦灵墟继之,至万历末年止。但其间,悉遭兵祸,萧企昭所见仅是秦灵墟本而已。朱别山,朱衣别字,朱志有戴金序,戴金当时是兵部尚书,又一时名人,其序冠卷端,故有是志作戴金纂修。乾隆刘湘煃所纂府志,分天官、地舆、典礼、食货、人物、艺文六纲,因乾隆修志时,无从搜觅旧志,前无所因,故有待创例。作戴金撰不载朱衣,则当时编目者未曾详究。自后宣统通志外编,也欲考其源流,据康熙志称,朱衣工诗文,所修郡志,最为典则。明代数修《汉阳府志》,俱失无从查录。实旧籍不易保存,存者弥足珍贵。此书尚有1963年《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和万历十二年(1584)王琰增刻本。② 十六卷,首一卷。清陈国儒修。陈国儒,字去疑,广东人,拔贡,官汉阳知府。万历四十一年(1613)知府马御丙纂修府志,已无传本。康熙八年(1669)陈国儒延郡人王世显、李宁仲等,辑成是书刻印。卷一分野、舆图,卷二建置,卷三祠祀、典礼、宫礼乐,卷四食货,卷五水利,卷六秩官,卷七名宦,卷八选举,卷九人物,卷十武略,卷十一杂记,卷十二至卷十六艺文,十五纲,七十五子目。此志所列大纲,颇为详备。典礼志分子目祈祷、救护、开印、封印等二十余类,未免繁杂。秩官志,载汉阳府秩官姓氏考,府属题名,考汉阳、汉川二县秩官姓氏,县属题名并载。康熙以前,汉阳府只领二县,至雍正八年(1730),始以黄州府的黄陂,德安府的孝感二县属之,其余目分野至杂记十三志,条分缕析,纲目井然。艺文志编次四卷,汉阳、汉川二县艺文附之,采录于郡邑国计民生、典章风化,未有裨益,颇觉泛滥。然此志三修,前此无旧志可考,而舆图、建置、秩官、选举等类,远征诸古详其源委,近取诸今不没事实,几经损益辑成是编,在创修志乘中,也足供考证。③ 五十卷,首一卷,清陶士偰修,刘湘煃纂。陶士偰,字嵇生,湖南长沙人,翰林院庶吉士,官汉阳知府。汉阳府志自康熙八年(1669)郡守陈开儒创修,前郡守胡学成、钟昭、陈文言相继补辑,费尽千缗,诸儒持议争持不下,经十余年未能成书。陶士偰莅任,郡人请其修纂,索观前后所纂录,裴然成集,乃延刘湘煃助编次,于乾隆十二年(1747)成书刻印。分天官、地舆、典礼、食货、人物、艺文六类。每类皆有序文弁其首,先叙府治,附所领汉阳、汉川、黄陂、孝感四县。陶士偰所修是志所列六纲,颇为简括,各类子目,悉遵陈志,稍有增加。如典礼志分礼仪、禋祀、释奠三条,仪礼又分十八子目,禋祀又分子目十二,释奠又分十一子目,未免繁芜。艺文志编次为三卷,四县附府后,所登尽属碑记,诗赋删削不录。此志广为采访,较陈志简当,编次与陈志相仲伯。

猜你喜欢

  • 宠寿堂诗集

    三十卷。清张竞光(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张竞光,字觉庵,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生平皆不详。工诗。此集每首诗后均列评语,其评语实属不必,多显冗杂,且喧宾夺主。这是明朝末年诗社积习的延续。有清初钞本。

  • 四书解疑

    二十卷。清黄梅峰撰。黄梅峰字一泉,浙江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是书原名为“摘疑”,邵晋涵改为“解疑”。书首有邵晋涵、徐坤二序,又有梅峰自序及例言,后有自跋,书为诏初学起见,用问答体。例言谓“观此书者,每

  • 国变难臣抄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记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之变。凡分目为七:一死难姓名,二刑辱姓名,三囚辱姓名,四潜身姓名,五叛逆奸臣姓名,六受官职姓名,七诛戮姓名。书中内容与陈邦策《国变录》大致相同

  • 周易尊翼

    五卷。清潘相撰。相字润章,号经峰,湖南安乡人,乾隆进士,官濮州知州。其与周礼、礼记、尚书、毛诗、春秋均有著述。少年始治易,读本义启蒙程传,并博采众家,年二十辑群说附于本义后名为《周易管窥》,后改为《周

  • 慧琳〈一切经音义〉引用书索引

    五册。1936年北京大学研究院文史部在沈兼士指导下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这部索引把慧琳、希麟书中所引各种书说分别汇列其目,按笔画多少为先后次序,并注出《音义》内的条目、卷数、页数和众经的卷数。如果想查

  • 起起穀梁废疾

    一卷。清廖平撰。该书是他所撰《穀梁春秋外编》中的一种。按:东汉今文经学家何休撰《穀梁废疾》,排斥《穀梁传》;古文经学家郑玄撰《起废疾》驳斥何休。廖平撰《起起废疾》,对何休、郑玄二人的观点加以折衷。他认

  • 陆堂易学

    清陆奎勋撰。陆奎勋字坡星,平湖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任翰林院检讨。该编讲易,以朱子为宗的有十分之六,以诸儒者为宗的有十分之四,偶尔也以他自己的意见训释,较前人也没有太大不同。只是说伏羲只画

  • 大冶县志续编

    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林佐修,陈鳌撰。林佐,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原籍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西),官大冶同知。陈鳌,字冠洲,本县人,拔贡。林佐三任大冶,光绪八年(1882)奉修通志檄,观阅旧志

  • 树经堂集

    二十七卷。清谢启昆(1737-1802)撰。谢启昆,字蕴山,号苏潭,江西南康人。生平事迹详见《树经堂咏史诗》条。是集有诗集二十三卷,包括初集十五卷,续集八卷。另有文集四卷。《诗初集》共辑古今体诗一千二

  • 骆台晋文集

    八卷。明骆日升(?-1621)撰。骆日升,字台晋,福建泉州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司参政,奢崇明叛变,骆日升抗节被害,赠光禄寺卿。著有《骆台晋文集》八卷。日升因节义显著,故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