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物类相感志

物类相感志

①一卷。北宋苏轼撰。苏轼生平事迹详见《东坡易传》。此书主要记述磁石引针、琥珀拾芥、蟹膏投漆漆化为水、皂角入灶突烟煤坠、胡桃烧炭可藏针、酸浆入盂水垢浮等物物相感之事。全书共分总论、身体、衣服、饮食、器用、药品、疾病、文房、果子、蔬菜、花竹、禽鱼、杂著十三部分,总论以外,共四百四十八条。皆为疗治及禁忌之事,多为生活经验之谈,如煮鱼羹临煮熟入川椒,多则去腥;碗口上有垢,用盐擦之自落等。间有不符科学之处。今传本不一,主要有《宝颜堂秘笈》、《唐宋丛书》、《丛书集成初编》、《说郛》等版本。

②十八卷。旧题宋东坡先生撰,僧赞宁编次。实为伪托。赞宁为宋初人,苏轼(1037-1101)为熙宁、元祐间人,绝无苏轼著书而赞宁编次之理。全书分天、地、人、鬼、鸟、兽、草、木、竹、虫、鱼、宝器十二门,门下分条记事。其书以“物类相感”为名,自应记载琥珀拾芥、磁石引针之类物物相感之事,可其书所记却与类书相似,名实乖舛,足证其书之伪。《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疑为书贾以苏轼《物类相感志》一卷本繁衍而成,颇有道理。今传本罕见。

猜你喜欢

  • 洛学编

    四卷。清汤斌(1627-1687)撰。汤斌字孔伯,号潜庵。睢州(今河南睢县)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师事孙奇逢,学术思想渊源于王守仁的心学,后由王学转向程朱理学。著述颇多,除本书外

  • 友渔斋诗集

    十卷。清黄凯钧(1751-?)撰。黄凯钧字南薰,号退庵,浙江嘉善人。他出身农家,父曾请师教他科举八股之文,但他性不近帖,弃举业而不废读书,尤好为诗。父夭亡后,家事系身,却仍常吟不辍,唯所作可存者无几;

  • 尚书句解

    十三卷。元朱祖义(生卒年不详)撰。祖义字子由,江西庐陵(今吉安县)人。仕履及事迹均不详。祖义于六经都有句解,均已亡佚。元代科举考试,《尚书》用古注疏与蔡沈《书集传》,蔡《传》简易,古注疏繁难,其后蔡《

  • 读易通解

    十二卷。清丁叙忠撰。此书是作者对所著《读易初稿》的修正之作。仍宗宋代周、邵、程、朱诸儒之旧说,而对宋以前的古注多视而不见,故书中观点多受宋儒义理学说影响,误解比比皆是。比如在解释“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 韧叟自订年谱

    一卷。清劳乃宣(1842-1921)撰。乃宣字季瑄,号矩斋,晚更号韧叟,浙江桐乡人,同治十年(1871)进士。先在直隶各地任知县,晚年充资政院议员、京师大学堂总监、学部副大臣。民国之后避居涞水、青岛。

  • 溯流史学钞

    二十卷。清代张沐撰。张沐见《周易疏略》。此书前十八卷主要是作者各个时期的讲义、游记、札记等,其中有《敦临堂录》(作者罢内黄县令时所作),有《关中录》、《嵩高录》(作者游临潼及嵩山时所做),有《蜀中录》

  • 汉碑隶体举要

    一卷。清蒋和撰。参见《说文字原集注》。是编旨在比较隶书与楷书体制之殊,有加有省有借有讹,未可任意通写。特辑出与楷法不同者八百余字,分四声编次,各举其异体或体,所从所省,本字俗字同字,通用借用,其说多采

  • 孙溪朱氏经学丛书十三种

    三十八卷。清朱记荣编。朱记荣,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南北朝时,经学分成南学和北学。隋唐统一后,唐太宗因感儒学多门,章句繁杂,加之南北经学的不同对科举取士多有不便,欲将异说纷纭的经义统一起来,便召见国子监

  • 茹茶轩文集

    十一卷。清张锡恭(生卒年不详。)撰。张锡恭上海娄县(今松江)人。著有《丧服郑氏学》。此编分十一卷,收文一百六十篇。其中修礼刍议二十篇、释服三十八篇,其它包括赋、议、考、辨、解、说、论、述、赞等。有民国

  • 鹤泉集

    八卷。明王健撰。王健,字伟纯。浙江永嘉人。永嘉之西山有饮鹤泉,因而取号为鹤泉。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刑部主事,改礼部。升祠祭仪制二司郎中,参定乐律,升南光禄少卿。卒赠礼部尚书。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