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笔花集

笔花集

不分卷。明汤式(约1383年前后在世)撰。汤式字舜民,号菊庄,浙江象山人。生卒年未详。无名氏《录鬼簿续编》有其小传。《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锦屏春风”。曾补本县吏,但很不得志,后来落魄江湖之间。入明后,燕王朱棣出镇北京,汤式受到朱棣宠信。永乐年间,与杨讷共同出入宫庭,以乐府、隐语见重。曾在兵部尚书金忠席上赋〔南吕·一枝花〕《贫乐斋》。散曲集《笔花集》收入《全元散曲》。此编乃其所著套数、小令集。公私书目从未著录,为范氏天一阁遗物。但阮元、薛福成所纂阁目均失收,可谓秘籍。是集计收套数四十四,重头小令一百六十六首。第二页首有缺文。今据郭勋《雍熙乐府》卷二陈所闻《北宫词纪》套四校补,知是〔双调夜行船〕“送杨景言回武林花柳乡中自在仙”套。第三页前亦有缺文。据《北宫词纪》卷六校补,知是〔商调〕“集贤宾友人爱姬为权豪所夺鹭花寨近来谁战讨”套。此外,断烂残脱之处,不一而足。《雍熙乐府》引〔南吕一枝花〕,几于全数征引,但全不注作者名,以此本对勘,始知为汤式之作。汤式乐府元明之际颇著声誉,虽渐染堆砌妆点之习,然尚有元人规范,不失为清丽妩媚一派,同时作者,殆罕有出其右者;后人震其名,因目之为元人,实则至永乐间尚存。夏仲名于永乐末,著《续录鬼簿》云:“菊庄好滑稽,与余交久而不衰。文皇帝在燕邸时,宠遇甚厚。永乐间恩赉常及,所作乐府套数极多,语皆工巧。”汤式所著杂剧,有《瑞仙亭》、《娇红记》二种,均久佚。汤式乃明初的曲家名手,不少曲作甚见功力,开创了重句格俳体的又一样式,后来者甚多仿效。是集保留了汤式的部分作品,实为幸事一件。《录鬼簿续编》说其由江湖间盛传之,可见其影响之深。有明抄本。

猜你喜欢

  • 闰八月考

    三卷。王锡祺编。王锡祺,清光绪年间南清河龚稚推步,辑有《小方壶斋丛书》、《小方壶斋丛抄》、《小方壶斋舆地丛抄》及《补编》、《再补编》,详见地理类著录。《闰八月考》三卷,不见《四库全书总目》、《中国丛书

  • 平谷县志

    三卷。清任在陛原修,李柱明纂,项景倩续修,朱克阅再续修。乾隆三十七年(1772)嵩县举人朱克阅任平谷知县,四十二年(1777),设局修志,以雍正六年(1728)任在陛旧志、项景倩续修为底本,继而续之,

  • 石渠意见

    四卷,拾遗二卷,补缺二卷。明王恕(详见《玩易意见》)撰。考《明史·王恕传》,其初致仕在成化二十二年,孝宗立,复召用,后因与邱浚不合求去,以弘治六年闰五月复致仕,自此家居凡十五年。此书首篇自题为“己未季

  • 研山斋杂记

    四卷。著者姓氏不详。一说孙承泽著,承泽有书斋名研山,然是书多引查慎行《敬业堂诗》,王士祯《居易录》等书,二人均在承泽之后。一说承泽孙辈孙炯著,炯有《研山斋珍玩集览》一书。是书分三部,首论六书,即象形、

  • 无事为福斋随笔

    二卷。清代韩泰华(生卒年不详)撰。韩泰华字小亭,钱塘(浙江杭州)人,道光时官居潼关道。此书是作者的札记,没有一定体例,也未分类,所记涉及面广,有金石、版本、掌故、地理、名人逸事、方言俗语、诗文典籍考证

  • 秋士自述年谱

    一卷。清徐元润(1756-1838)自述。元润字云伯,号秋士,江苏太仓人。嘉庆十四年(1809年)举人,历任紫阳、宜川、渭南、白水等县知县。此谱自记至道光十八年(1838年)四月止,八月谱主卒,其间则

  • 悔少集

    三卷。清厉鹗(1692-1752)撰。厉鹗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别署南湖花隐、西溪渔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次年试进士不第。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以答卷

  • 答疑孟

    一卷。清陈钟英撰。钟英字英多,江苏吴江(今江苏吴江)人。是书就司马光“疑孟”诸条,各为说以驳之,与宋余允文《尊孟辨》援义多同,而词不相袭。该书有道光六年(1826)刊本。

  • 读书堂杜诗注解

    二十卷。清张溍(1621-1678)撰。张溍字上若,磁州(今河北邯郸)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本书共二十卷,乃其晚年家居时所作。以《千家诗注》为本,而稍节其冗复。集中凡称原注者,

  • 宋史

    四百九十六卷。元脱脱(1314-1355)撰。脱脱,元代大臣,字大用。顺帝至元六年(1340)发动政变,驱逐了伯颜,次年任丞相,恢复科举,治黄河,主修宋、辽、金三史。《宋史》修于顺帝至正三年到五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