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缉古算经细草

缉古算经细草

三卷。清张敦仁(1754-1834)撰。敦仁字古余,山西阳城人。当过知县、知府,后官至云南盐法道。病老辞官后退居金陵,与李锐相善,致力求古籍,研治古算,曾收藏宋本《孙子》、《张丘建》、《九章》等算书。在研读《缉古算经》时,见书中羡通、筑堤、穿河等二十术均有术无草,且词隐理奥,通之者寡无。且十六术以下脱字甚多。乃与李锐商榷为之演草,改原术“从立方开之”为“各以天元入之”,又补脱衍漏,刊刻成三卷《缉古算经细草》于1803年出版。细草中张敦仁置王孝通“自注”于不顾,以天元术试解《缉古》各问,独具一格,与李潢《缉古算经考注》(1832)、陈杰《缉古算经图解、音义》(1815)并行天下,为后人研读《缉古算经》提供了一得之见。后鲍廷博将《缉古算经细草》缩为袖珍本收入《知不足斋丛书》内。1803年艺学轩刊本上题:张敦仁、焦循、汪莱、李锐同撰,该原刊本现存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另有《白芙堂算学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影印《岱南阁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论孟精义

    三十四卷。南宋朱熹著。朱熹事详《四书章句集注》条。该书为朱熹所辑录的《论语》、《孟子》十二家解说,共三十四卷,其中《论语》二十卷,《孟子》十四卷,又各有纲领一篇,未入卷数。初名《论孟要义》,又名《论孟

  • 孙武兵法

    见《孙子》。

  • 兵部处分则例

    七十六卷。清伯麟(?-1833)等奉敕编,伯麟,清大学士。满洲正黄旗人,由进士官至礼部尚书,道光三年调任兵部尚书。是书分“八旗处分则例”和“八旗绿营处分则例”。八旗处分则例分为公式、选举、考劾、限期、

  • 满洲资治通鉴纲目

    五十九卷。通鉴纲目前编,十八卷。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七卷。康熙帝敕同儒臣共翻。汉字本有朱子撰《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元金履祥作《前编》十八卷;又作外纪一卷,举要三卷;明商辂作《续编》二十七卷。陈仁锡集三书

  • 孙氏周易集解

    十卷。清孙星衍撰。星衍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刑部主事、山东督粮道。孙氏辑季鼎祚《周易集解》、王弼《周易注》,以及书传所载马融郑康成诸家之注,兼及史征易口诀义中古注,

  • 春秋通训

    六卷。宋张大亨(详见《春秋五礼例宗》)撰。张大亨学出苏轼,其观点亦近之。苏氏尊《左传》,认为“丘明之书与六经孔孟合者十常八九”。张氏此书旨在阐发《春秋》大义,然其所论多得苏氏之旨。如鲁庄十五年《经》“

  • 怡云室文集

    六卷。黄逢元(1862-1925)撰。黄逢元,字少云,号木父,湖南善化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官广西侯补县令。逢元博涉传记文字,时有精思。是卷中骈骊之作,颇以词华富赡见长。只是文格未能俊拔,

  • 唐氏三种

    四卷。明唐枢(详见《易脩墨守》)撰。唐枢著述颇多,《四库全书总目》就介绍其十种书(均为存目)。《唐氏三种》收《周礼因论》一卷、《证道编摘要》一卷、《国琛集》二卷。《周礼因论》详述周代典章制度,《国琛集

  • 六经略注序

    一卷。常爽(生卒年不详)撰。马国翰(详见《五经通义》条)辑。常爽字任明,河内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魏著名的经学家。据《北史·常爽传)记载:“爽少而聪敏,严正有气慨”,“笃志好学,博闻强识,明习纬候、

  • 罗浮志

    十卷。明陈梿撰。陈梿,字廷器,广东东莞人。《罗浮志》原为宋是庵、王胃所辑,而后人又有增补。然非刻本,卷帙弗全,字多谬误。陈梿视其指掌诸图记犹在,有足徵者,遂为之考订去取,汇成此书。《罗浮志》岭南遗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