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罗经消纳正宗

罗经消纳正宗

二卷。明沈升(生卒年不详)撰。古来论罗经相地者,大体分为二家,一家主八卦九宫,即所谓气从八方之说;一家主十二地支,以每支配五干,十二支共为六十,称为胎骨六十龙,又称透地六十龙,作为相地之定格。如果依此法相地,来龙入首者,于两支接缝之间,空去癸甲壬乙之界,成七十二,称为穿山七十二龙,以其立向收水,而都取纳音五行,六十纳音起于金。然如以六十为准,则空其十二地支前排为六十就不对。所谓六十龙也有二说,一说是以甲子起于壬初,从卦不从支,平分六十龙;一说是以甲子起于壬的一半,从支不从卦,而为胎骨六十龙。沈升撰《罗经消纳正宗》一书,前分七十二龙,用纳音五行,以断消纳得气及消纳失气为一卷,又分六十龙,参考采取里度三百六十五及三齐八门、官贵、禄马、刑伤、克杀为一卷。其门人史自成为之作序。称宋代廖瑀得杨筠松、曾文、曾求己、吴颖、吴景鸾相传之术,以其授予丁应星,丁应星授于谭某,谭某授予吴舜举,吴舜举授予刘师文、刘师文授予余之孙,余之孙授予董仲理,董仲理授予程义刚,程义刚授予刘时辉,刘时辉授于刘应奇,刘应奇授予顾乃德,顾乃德授予何振儒,何振儒授于沈升,沈升广演图局,口授此书。书中所述,对于七十二龙和六十龙之说广加发展,但又不够明确,言干支又言八卦,使罗经相地之说变得越来越玄,今人迷惑。所以《四库提要》称其“说愈歧而愈谬,足滋惑而已”,并据两淮盐政采进本,将其著录于术数类存目。

猜你喜欢

  • 盐梅志

    二十卷。明李茂春撰。茂春,字蔚元,杞县(今属河南)人。生卒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该书主要记载历代有名贤相的嘉言善行。“盐梅”一语,出自《尚书·说命下》,其文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该文

  • 国朝练音集

    十二卷。清王辅铭编。王辅铭字诩思,嘉定(今属上海市)人。辑有《国朝练音集》、《练音集补》。王辅铭先辑补翟校《练音集》(翟校,明人,他有感于嘉定之诗篇多有散佚,故编成《练音集》),又采清朝诗人之作,编为

  • 春秋义存录

    十二卷。清陆奎勋(详见《陆堂易学》)撰。此书极力批驳所谓《春秋》一字褒贬之说,对《公羊》《穀梁》二传拘守书法的缺陷和宋儒严峻苛刻的论说颇有廓清之功。但因作者务高求胜、翻空出奇,本书之失也较为突出。如:

  • 毛诗礼征

    十卷。清包世荣撰。世荣字季怀,安徽泾县人。生卒年不详。道光元年举人,拣选知县。据其从父兄世臣序称:“季怀殁后,检其遗书,有致友人书云:‘学诗八年,自谓有得,奋然欲述《诗礼原郑》一书,今编次粗就,殊不足

  • 圣门人物志

    十二卷。明郭子章撰。子章事迹见《蠙衣生易解》条。该书乃子章为官晋阳时所辑,主要记载曾游览圣门或因私淑而得以配祀庙庑者,子章各为之作小传,并附以论赞。首列孔子世家,再先贤,先儒,终明代,其中不时杂有周汝

  • 说文段注案钞

    一卷,附《补钞》一卷。清桂馥撰。参见《说文解字义证》。是编为桂氏读段氏《说文注》的札记,各条下间加按语,有纠正段注之处,亦有引申段注之处。例如:“俦”字下段注:“自唐以前用‘俦侣’皆作‘畴’,绝无‘俦

  • 周易通论月令

    二卷。清姚配中撰。作者认为所谓的月令即周易所阐发的阴阳之道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反映。因而在治易之暇,著《月令笺》五卷,以探索其中的关系。后将其精华部分通论条贯而成此书,其基本思想与作者的《周易姚氏学》略同

  • 青溪诗偶存

    十卷。清蒋锡震(1662-1739)撰。锡震,字岂潜。江苏宜兴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集分二十二种:《辍耕草》、《北征集》、《渡河集》、《赘肬集》、《北游草》、《楚游草》、《

  • 春秋或问

    ① 二十卷。附春秋五论一卷。吕大圭(生卒不详)撰。吕大圭字圭叔,号朴乡,南安(治今江西大余)人,宋代经学家。淳璠进士,官至朝散大夫,行尚书吏部员外郎,兼国子编修,实录检讨官,崇政殿说书。出知漳州军、节

  • 闻雁斋笔谈

    六卷。明张大复(详见《梅花草堂笔谈》条)撰。此书仿苏轼的《志林》而作,所以体例多似古人杂帖短跋,但其内容所推重者为李贽,所规摹者为屠隆。有《闻雁斋笔谈》残本一卷,收入《说郛续》中,《中国丛书综录·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