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谐声孳生述

说文谐声孳生述

二十卷。清陈立(1809-1869)撰。陈立字卓人,号默斋,句容(今属江苏)人。道光间进士,官至云南曲靖知府。受业于凌曙、刘文淇之门,著作尚有《公羊义疏》、《句溪杂著》、《白虎通疏证》等。是书乃刺取《说文》中的谐声字,分部而缀叙之。以象形、指事、会意为母,以谐声为子;其子所谐,又各缀于子下。其分部以顾炎武《古音表》为主,参以江永、孔广森、戴震、段玉裁诸家之说,共立二十一部:(1)东钟江;(2)冬;(3)支佳;(4)脂微齐皆灰;(5)之咍尤之半;(6)鱼模虞之半麻之半;(7)真臻先;(8)谆文欣魂痕;(9)元寒桓删山仙;(10)萧幽尤之半;(11)宵豪;(12)歌戈麻之半;(13)阳庚;(14)耕青清;(15)蒸登;(16)侯虞之半;(17)侵覃;(18)谈盐添咸严衔;(19)祭泰夬废月曷末鎋薛;(20)缉叶帖合盍狎业乏;(21)畕屾(《说文》原阙之音)。但阙音不应算在分部之内,(19)部之九韵并入(4)部,则(20)部为(19)部,所以实际上陈氏分古韵为十九部。陈氏本声读法,共得声母1211个。《续修四库提要》云:“盖‘祭’、‘泰’等九韵初从戴分,其后成书复行混并,故前后不相合。其实此九韵仅有去入而无平上,自当立为一部,不知陈氏何以致疑也。即入声之分配,顾、江、孔、戴、段五家亦未尽密,故此书于古韵并无创见。惟其明《说文》谐生孳生之序可与姚氏《说文声系》相参证也。”(孙人和)是书光绪二十六年(1900)徐乃昌辑入《邢斋丛书》而刊之。

猜你喜欢

  • 春秋左传诂

    二十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清代著名学者,先世居歙县(今属安徽省),后落籍阳湖(今江苏常州)。乾降庚戌(1790)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后因言事谪戌伊犁,

  • 春秋经异

    十二卷。清张漪(详见《诗传题辞故》)撰。该书撰成于嘉庆初年,按《春秋》十二公次序,每公各为一卷。卷首附录何休、范宁、杜预、胡安国等家序,卷尾附录补遗、勘误。该书大体上在于校订《左传》、《公羊传》及《穀

  • 济南先生师友谈记

    见《师友谈记》。

  • 四书镜

    十九卷。清程天霖撰。天霖字济安,安徽新安(今河南新安)人。是书首有王康佐序及程天霖自序。自序称“大全精言,其理过于深奥;体注备旨,其词近于繁冗,均无当于初学,因纂是编”,是书大旨对义理口气反复推求,而

  • 春秋地名异文考

    二卷。清叶德辉(详见《周礼郑注改字考》)撰。该书考证《春秋》三传所载地名异文,分上下二卷。上卷列《春秋》三传经文异文,下卷列传文与群书异文。大体上以《左传》为主,附载《公羊》、《穀梁》二传及群书之文,

  • 清三藩史料

    六册。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1932-1933年刊行,是关于清代三藩之乱的档案汇编。文献馆在整理清内阁大库档案的过程中,将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十三日至十五年(1676)十二月五日间有关三藩之乱的档

  • 春秋无例详考

    一卷。清姚际恒(详见《春秋通论》)撰。该书不见于《清史稿·艺文志》及诸家书目,与《春秋通论》俱为传抄本。该书附在《春秋通论》之后,共一卷,三十九条,各条之下,间或别分子目,大旨在于辨正《左传》、《公羊

  • 春秋传说类编

    不分卷。该书属于原稿本,不著撰人姓氏,也不著时代。考书中所引诸家之说,时代最晚者为《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及《御纂春秋直解》二书。其中《御纂春秋直解》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春秋传说类编》不分

  • 郑端简年谱

    七卷。明郑履淳撰。郑履淳字叔初,海盐(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嘉靖四十年(1561)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乃郑晓之子。晓字窒甫,嘉靖进士,以兵部侍郎总督漕运,御倭有功,官至兵部尚书,为严嵩所恶,落职归

  • 两罍轩法帖

    二卷。清吴云辑。吴云字平斋,其藏夏、商、周三代古器甚富,有两齐侯罍,便以名其轩,著有《彝器图释》、《古印考》等书,也以“两罍轩”为名。此刻朱熹《周易本义》稿一卷,魏了翁《文向帖》真迹一卷。《周易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