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经

说经

三卷。清韩泰青(生卒年不详)撰。泰青字南月,别号渔津老人,江苏萧山(今属浙江省)人。泰青之父韩仲遹,字绍闻,好学不倦,家有藏书数千卷,圈阅九遍,论著颇富。泰青幼承父学,后又师从蔡柯山、周青崖。所著《说经》原有二十余卷,后附《杂记》及《说庄》、《说骚》,仁和杭世骏所作序称:“南有《经说》折中程朱,佐以公孙龙之奥衍,驭以庄周之汗漫”,决非溢美之辞。泰青所学以程、朱为宗,但本书却大体上力主其同乡毛奇龄之说。本书相信古文《尚书》,认为晋代秘府所藏有其经文,梅赜所奏,正是安国之传。又认为伪《泰誓》一篇,原为伏书,因此《史记》记载伏生壁藏之数为二十九篇,传伏书的人,为替伏生避讳,减去一篇,称为二十八篇,却不知《史记·周本纪》、董仲舒《天人策》即已引用其文,哪能说它出于孝、宣之时。按,这一见解发前人之所未发。论“居东”即为“东征”,虽然没有直接援引毛奇龄之说,但其意实在本于毛说。只有关于《尧典》较多缺文一条,不以毛奇龄的《补舜本纪》为然,这就不是有所偏袒了。至于文王称王,以《诗》所咏《灵沼》证之,周公践胙,以《书》所言“复辟”证之,都显明切要。论《诗》不取朱熹“淫诗”之说,并引宋黎以《常经论》说,少时读箕子《禾黍歌》,忧思流涕,稍大读《郑风·狡童》诗,而淫心顿生,出去见到邻妇,一举一动都象在目挑心招。这就象“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二句,一个读后产生忠心,一个读后滋生淫心,乃是由于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朱熹《集传》之作,不免罪孽。反驳“淫诗”之说,从来没有如此痛快淋漓的。其说《春秋》,论三正时月都改,说《礼记》,认为系汉儒编成,可用是否合于义理来加以取舍,确为通识。其他众说,由此类推可知。有乾隆刊本。

猜你喜欢

  • 读易韵考

    七卷。明张献翼撰。献翼字幼举,一字幼于,号百花山人;后更名敉。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嘉靖中国子监生,曾为官,后弃官专攻《易》学。尚著《周易纪闻》、《学易标闻》等。此书取《周易》之王肃、李轨、徐邈音注

  • 周易经典证略

    十卷。清何其杰撰,何其杰字俊卿,山阳人,同治甲子(1864)举人,官至内阁中书。据此书凡例:“纯以他经解此经。或籍证子史诸集,皆与易义词异而义同者,或时有采辑解易各家注释,则列入夹注中。”故凡经史子集

  • 伤寒医鉴

    一卷。元马宗素(生卒年不详)撰。马宗素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从师于刘完素。著有《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伤寒钤法》、《马冠群》、《医悟》等书。此书为马氏根据《素问·热论》的思想和刘完素之说,以驳斥朱肱

  • 化机汇参

    五卷。明段元一(生卒年不详)撰。段元一,字思真,号涵虚子,又号永明道人,自称北郡(明代无北郡,不知为何地)人,曾官至知县。撰有《化机汇参》五卷。《化机汇参》,又作《化机会参》。此书成于崇祯元年(162

  • 天问笺

    一卷。清丁晏(1794-1875)撰。丁晏,字俭卿,又字柘堂,山阳(今江苏山阳)人。清代著名经学家。道光元年(1821)中举,官内阁中书,加三品衔。早年治经,信守郑学。一生著书较多,共四十七种,一百三

  • 孝经约注

    一卷。清汪师韩(1707-?)撰。汪师韩号韩门,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官翰林院编修。汪师韩认为经之分章自汉儒始,后人求其分,不求其合,遂使一书前后不相连贯,故于今文古文分章之异及皇侃开宗明义等之名俱不

  • 六经纂要

    明颜茂猷(生卒年不详)撰。颜茂猷著有《迪吉录》。本书分君臣、人伦、修治三门。书自序云:稽古之力,食报于诸圣人,所见亦云浅矣。

  • 伤寒论条辨续注

    十二卷。清郑重光(生卒年不详)撰。郑重光字在章、在莘、素圃,歙县(今属安徽)人。郑氏精通医术,对于温病、伤寒之学颇有研究。著有《郑素圃医书五种》、《素圃医案》、《温疫论补注》等书。郑氏推崇方有执所著的

  • 陔余丛考

    四十三卷。清赵翼(1727-1814)(详见《二十二史札记》撰。此书为作者从黔西罢官以后的读书札记,过了十余年,方始刊行,因为是“循陔”时所辑,故名为《陔余丛考》。全书不分门目,编次先后则以类相从。第

  • 石屏词

    一卷。宋戴复古(1167-?)撰。复古,字式之,天台(今浙江天台县)人。幼孤,勉承家学,曾从林景思游,又为陆游门人。其诗作清新健快,以诗而名。其词音韵天成,不饰雕琢,自成妙趣。是集又名《石屏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