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邹阳书

邹阳书

一卷。汉邹阳(生卒年不详)撰。邹阳,齐(今属山东)人。初与吴严忌、枚乘等俱侍吴,吴王因立太子一事怨恨朝廷,阴谋反叛。阳上书极谏,吴王不纳。阳恐祸己,与枚乘、吴严忌至梁,跟随梁孝王。后羊胜等人嫉妒邹阳才华,诬告他,阳被下入狱,将被处死。阳上书孝王,力陈己冤,恳请孝王放免。由于上书言论恳切,感动了孝王,孝王重新引为上客。邹阳一生著述不多,据《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邹阳书》,七篇。阳善于言论,有战国时游说之风,所以班固将其列入纵横家类。《邹阳书》原本早已佚失,今本系清人马国翰采《史记》、《汉书》所载狱中上书,谏吴王,说王长君三篇,合为一卷,以《玉函山房辑佚书》本刊行。

猜你喜欢

  • 中兴间气集

    二卷。唐高仲武(生卒年不详)编。高仲武自称渤海(山东滨县)人。然唐人类多署郡望,未知确贯何地。其事迹亦无考。约唐代宗、德宗年间在世。此书选录“安史之乱”后,肃、代二宗集“中兴”时期的诗歌,故名。前有自

  • 甔■洞稿

    八十一卷。明吴国伦(1524-1593)撰。吴国伦,字明卿,号川楼子、南岳山人。兴国(湖北阳新)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著有《陈张本末略》。国伦初与王世贞、李攀龙唱和。后与李维桢、汪道昆辈狎

  • 仪礼析疑

    十七卷。清方苞撰。方苞生平详见《周官集注》。方苞《三礼》之学,《周礼》较深,晚年自称“治《仪礼》十一次,用力良勤。《仪礼析疑》旨在举出《仪礼》可疑者录出经文而详辨之,对无疑者则不录经文。发明处不少,如

  • 孝经征文

    一卷。清丁晏(详见《孝经述注》)撰。是书博采孝经本文散见于古籍者,言孝经者,有《吕氏春秋》、陆贾《新语》、董仲舒《春秋繁露》、司马迁《史记》、刘向《说苑》、桓宽《盐铁论》、班固《汉书》、王符《潜夫论》

  • 罗溪镇志

    八卷。清王树惇修,潘履祥纂。王树惇,字筠庄,河南鹿邑人,举人,清光绪五年知宝山县事。潘履祥,字春生,晚号耐叟,江苏宝山县人,同治元年(1862)举人。《潜研堂集》中,收有《罗店序》文一篇,为里人范翼王

  •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 说文举例

    ①一卷。清陈瑑(生卒年不详)撰。陈瑑字聘侯,一字小莲,又字恬生,自署六九学人,嘉定(今属江苏)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少受业于段玉裁门下,精习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著述尚有《说文引经考证》、

  • 谦斋文录

    四卷。明徐溥(1428-1499)撰。徐溥,字时用,号谦斋,江苏宜兴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由编修累官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靖。事迹具《明史》本传。徐溥于孝宗时在内阁十二年

  • 合并字学集篇集韵

    二十三卷。明徐孝(生卒年不详)编,张元善(生卒年不详)校。徐孝为顺天(今北京)布衣,元善为永城(今属河南)人。二人生平不详。是书凡《集篇》十卷,分二百部,附《拾遗》一卷,皆不以《说文》、《玉篇》为本,

  • 毛诗十五国风义

    一卷。梁简文帝萧纲(503-551)撰。清马国翰辑。萧纲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之弟,萧统卒,被继立为太子,太清三(549)年武帝卒,纲即位,改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