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雅论

雅论

二十六卷。明费经虞(1599-1671)撰。其子费密又有增补。费经虞,字仲若、号鲜民,四川新繁(今新都)人。费密详见《燕峰文钞》。是书详论历代之诗,凡二十六卷。分源本、体调、格式、制作、合论、工力、时代、针砭、品衡、盛事、题引、琐语、音韵十三门。自序称以诗余附后为十四,而目录及书中皆无。费密则以“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一联,为王士祯所称赞,有十字须千古之目。而编次此书,乃未为精密。如源本类中论诗句所始一条,乃虞挚《文章流别》之文,却引为孔颖达《诗疏》。葛天八阕一条,乃刘勰《文心雕龙》之文。却引为梅鼎祚《古乐苑》。《左传》载浑良夫被发而噪,乃呼噪之噪。而以噪为诗之一体,谓始于浑良夫。杨慎虽有五言律祖,然齐、梁只有永明体、宫体之名,没有律之名。而以五言律诗始见齐、梁。排律之名始于杨士宏之《唐音》,自古以来,无此说法。而以为始见于唐。体调类中《西昆酬唱集》,乃杨亿、刘子仪诸人,亿序可证。而以为西昆乃唐李义山、温飞卿,又并韩偓入之,而段成式乃别立一体。王素有效阮公休诗,李商隐、杜牧均有拟沈下贤体诗,以及宋末四灵、江湖诸体,明末竟陵、公安诸体,皆漏不载,而别撰一才调体等等。所论多疏于考证,又皆杂取陈言。故难以尽如人意。又如品衡类中分十六格,各选古诗以实之,而皆不恰当。盛事类中多挂漏,亦多泛滥。题引类中论近人制题不雅,颇中其病。经虞又言吴棫补叶、杨慎转注均当收入,今本实无。且昧于持择。宜其劳而鲜其功。《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猜你喜欢

  • 青藜馆集

    四卷。明周如砥(约1604年前后在世)撰。周如砥,字季平,号砺斋,山东即墨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著有《青藜馆集》。是集刊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凡四卷,其中

  • 射阳先生存稿

    四卷。明吴承恩(约1504-约1582)撰。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先世涟水(今属江苏)人,后迁居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曾祖吴铭做过余姚训导,祖父吴贞做过仁和县学教谕,但官都不显。其父吴锐,因家

  • 建始县志

    四卷,清袁景晖修。袁景晖,字龙溪,河南光山人,举人,官建始知县。县志明以前无可考。康熙初知县吴李芳创修县志,粗备修举。二十四年(1685)知县武令模续修,草创成篇,采择不精不详。四十三年(1707)知

  • 四书衷是

    不分卷。清孙绳武撰。孙绳武,字文辅,善化(今湖南长沙县)人。是编大旨以圣贤之言精微广大,非朱子为之集注,后人无由窥测。因而全部以朱子为宗。又以仅守一说为寡当,故参以《朱子语类》、《朱子或问》、《四书大

  • 删定管子

    一卷。清方苞(1668-1749)选。方苞,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年间中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有《方望溪先生全集》。方苞认为,《管子》一书“掇拾近古之政法,其义驳辞蔓,则众法家所附缀而成。且杂

  • 毛诗遵朱近思录

    二卷。清宋在诗(生卒年不详)撰。在诗字雅伯,解州安邑(今山西安邑县)人,康熙辛丑(1721年)进士,官至鸿胪寺少卿,是编自序曰:“孔曾思孟之说诗,不泥本旨、断取义,偶指其一章一句,皆足为箴铭鉴戒,得此

  • 遵注义释诗经离句衬解

    八卷。清朱榛撰。朱榛字欲泉,安徽含山县人。朱氏以为朱熹集传,文字繁多,再作疏解则更令人难以卒读。所以此书只在经文诗句之间略加衬字,使其文义上下贯通,故称衬解。如诗句中有字异音别者则另附字义音释。又取《

  • 古器铭释

    十卷。明卞蓘(生卒年不详)撰。卞蓘为扬州(今属江苏)人。此书成于嘉靖中,完全抄袭《博古图》与薛尚功《钟鼎彝器款识法帖》,而且前后失次,摹刻舛讹,不足依据,没有什么价值。《四库提要》据浙江巡抚采进本著录

  • 陆宣公翰苑集注

    二十四卷。清张佩芳(生卒年不详。)撰。张佩芳字菘圃,一字荪圃,平定(今山西平定)人,进士出身。好学深思,对经史学功力尤深。为注笃嗜不倦,引繁博考,取材宏赡。著有《陆宣公翰苑集注》。此集凡二十四卷,卷一

  • 江陵志余

    十卷,清孔自来纂。孔自来,即朱俪钿,字伯靡,明辽藩宗人,自称句曲山人。江陵,荆州首邑,向无县志,仅将一县之事附见于府志。顺治间,孔自来于兵燹之后,据其遗书,补郡乘缺漏,采辑成书。《江陵志余》顺治七年(